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测井的伊陕斜坡延长6组地层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康志翔 ; 吴文健 ; 何玉阳
  • 关键词:鄂尔多斯 ; 沉积微相 ; 自然电位
  • 中文刊名:FGGL
  • 英文刊名:Chemic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 机构: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长庆分公司;
  • 出版日期:2019-04-21
  • 出版单位:化工管理
  • 年:2019
  • 期:No.519
  • 语种:中文;
  • 页:FGGL201912070
  • 页数:2
  • CN:12
  • ISSN:11-3991/F
  • 分类号:112-113
摘要
文章所研究的伊陕斜坡延长6组属于克拉通盆地。该区域拥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从地质形成的角度,该区域主要经历了早古生代、晚生代、晚三叠世延长期等不同的时期。在最早的早古生代时期,伊陕斜坡地区还属于填海相沉积。在这个阶段包含各类碎屑物、火山灰等物质;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开始逐步从海相沉积,逐步发生变化,转变为陆相沉积。此时的地理环境受到化学侵蚀、水风等的作用。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进入到湖盆发育的阶段,并开始出现了少量的烃源岩。对石油气的形成来讲,烃源岩是其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物质。此后,到晚三叠世延长期,烃源岩开始大量的积累,进而使得湖盆的发育也进入到了鼎盛时期。另外,受到印支运动的发展,鄂尔多斯盆地地形开始变化,从原来的盆地逐步变成平坦的地势,同时在气候方面,也开始干燥和潮湿交替。这种气候天气也为油气资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目前,在鄂尔多斯盆地的伊陕斜坡三叠系延长组带,发现了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而通过大量的野外勘探发现,该延长组的沉积相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延长组的地质特点,结合测井数据分析了该区域的物性-岩性,并主要结合自然电位、声波时差曲线等对其物性和岩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引文
[1]王玉玺,田昌炳,高计县,张学丰,刘建强,田泽普,宋新民,刘波.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解释碳酸盐岩微相——以伊拉克北Ru-maila油田Mishrif组为例[J].石油学报,2013,34(06):1088-1099.
    [2]任凭,林畅松,韩剑发,李浩,刘景彦,王清龙.塔中北斜坡鹰山组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特征与演化[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26(02):241-251.
    [3]佟斯琴,李斌,罗群,王鸿军.松辽盆地古龙南凹陷葡萄花油层储层单砂层沉积微相研究及有利砂体预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35(04):517-525.
    [4]付金华,高振中,牛小兵,文佳涛,梁晓伟,程文,王成玉,邱安南.鄂尔多斯盆地环县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_3砂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新认识[J].古地理学报,2012,14(06):695-7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