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兴权利司法推定:表现、困境与限度——基于司法实践的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Judicial presumption of rising rights: manifestation, dilemma and limitation——According to observation of law suits
  • 作者:王方玉
  • 英文作者:Wang fangyu;
  • 关键词:新兴权利 ; 司法推定 ; 伦理道德 ; 风俗习惯 ; 自然本性
  • 英文关键词:rising rights;;judicial presumption;;ethic;;custom;;natural demand
  • 中文刊名:DOUB
  • 英文刊名:Science of Law(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机构:华侨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2-27 10:20
  • 出版单位: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年:2019
  • 期:v.37;No.234
  • 基金:司法部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16SFB2003):“权利的内在道德与新兴权利的形成机制研究”
  • 语种:中文;
  • 页:DOUB201902002
  • 页数:11
  • CN:02
  • ISSN:61-1470/D
  • 分类号:16-26
摘要
司法实践中的新兴权利指当事人提出的没有直接法律依据,但又期待司法机关加以认可的各种贴上权利标签的诉求,因此新兴权利是学术话语而非实证的法律概念。通过对司法实践的考察可以发现,司法机关会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或自然本性等作为依据推定认可新兴权利。司法机关的权利推定会遇到新兴权利扩张性与司法保守性之间的困境,有时必须要否定一些新兴的权利诉求。基于依法裁判的要求,现行法律规定是推定新兴权利的强势理由。在没有法律规定作为依据的情况下,以伦理道德等作为推定依据时,司法机关应持一种克制的能动立场,寻找合理依据认可新兴权利,但不能违背无害性、可行性等本质性要求。
        As an academic concept, rising rights mean all kinds new rights that were raised by people in lawsuits, which have not been accepted by positive laws but people hope to protect these rights through suits. By observation of law suits, we can find that, court decisions often presume rising rights according positive law, ethics customs and natural demands. Rights presumption may cause the dilemma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rising rights and the conservatism of judiciary, so courts often have to deny some new rights. In order to apply laws properly, courts must see positive laws as the strongest reason in presumption of rising rights. At others situations, if courts presume rising rights according to ethics, customs or natural demands, courts should take a restrained judicial activism. Courts should presume reasonable new rights which are harmless and feasible.
引文
[1]姚建宗.新兴权利论纲[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2):3-15.
    [2]徐钝,郑记.新兴权利救济:司法能动立场的证成与运作[J].理论与改革,2010,(6):136-139.
    [3]任喜荣.作为“新兴”权利的信访权[J].法商研究,2011,(4):37-41.
    [4]魏治勋.新兴权利研究述评——以2012-22013年CSSCI期刊相关论文为分析对象[J].理论探索,2014,(5):108-116.
    [5]谢晖.论新型权利生成的习惯基础[J].法商研究,2015,(1):44-53.
    [6]陈彦晶.发现还是创造 :新型权利的表达逻辑[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74-80.
    [7]姚建宗,方芳.新兴权利研究的几个问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0-59.
    [8]郭道晖.论权利推定[J].中国社会科学,1991,(4):179-188.
    [9]季金华.权利推定的三个维度:价值、理性和经验[J].江苏社会科学,2017,(1):133-143.
    [10][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M].吴从周,译.颜厥安,审校.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
    [11]陈金钊.法律解释学——权利(权力)的张杨与方法的制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3][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M].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14][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5]刁芳远.新型权利主张及其法定化的条件——以我国社会转型为背景[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3):43-51.
    [16][美]卡尔·威尔曼.真正的权利[M].刘振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7][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8]郭道晖.法理学精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19]范进学.认真对待习惯权利[N].法制日报,2002-5-12.
    [20][英]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M].夏勇,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21]谢晖.论作为人权的习惯权利[J].法学评论,2016,(4):10-25.
    [22]郭晓飞.无声无息的变迁——中国法视野下的变性人婚姻权[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29-39.
    [23]钱大军,尹奎杰,朱振.权利应当如何证明:权利的证明方式[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1):101-113.
    [24]陈伟.权利的交往维度:哈贝马斯法哲学语境中的权利理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秋季卷).
    [25]葛洪义.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法学研究,2002,(6):3-14
    [26][美]弗兰克纳.伦理学[M].关键,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7]马强.试论贞操权[J].法律科学,2002,(5):60-68.
    [28]孙也龙.“上海首例侵犯贞操权案”判决之评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6):13-16.。
    [29]姜福东.祭奠的习俗与祭奠权纠纷[J].河北法学,2008,(5):108-112.
    [30][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31]徐钝.论司法能动的道德风险——道德权利语境下的比较性诠释[J].法律科学,2011,(2):24-31.
    [32] [英]约瑟夫·拉兹.实践理性与规范[M].朱学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33]彭诚信.现代权利理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
    [34]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何以可能[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102-119.
    [35]Tom Campbell, Right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published by Routledge, 2006, p4.
    [36]张恒山.法理要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7][加拿大]L.W.萨姆纳.权利的道德基础[M].李茂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8][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陈爱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参见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2016)湘0102行初3号行政判决书。
    (2)参见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湘01行终452号行政判决书。
    (3)参见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2010)历行初字第4号行政判决书。
    (4)参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003)朝民初字第17848号民事判决书。
    (5)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16)京0108民初22612号民事判决书。
    (6)参见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6)京02民终6271号民事判决书。
    (7)参见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6)京02民终6272号民事判决书
    (8)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行申3285号行政裁定书。
    (9)参见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2001)宣民初字第3520号民事判决书。
    (10)参见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14)朝民二终字第00754号民事判决书。
    (11)参见甘肃省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武中民终字第399号民事判决书。
    (12)参见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苏01民终5973号民事判决书。
    (13)参见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婚姻当事人一方变性后如何解除婚姻关系问题的答复》(民办函(2002)127号)。
    (14)参见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04)宁民一终字第01011号民事判决书。
    (15)参见四川省广汉市人民法院(2001)广汉民初字第832号民事判决书。
    (16)参见山东省武城县人民法院(2015)武刑初字第10号刑事判决书。
    (17)参见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4)三中民终字第04847号民事判决书。
    (18)案件资料来源:《人工受精怀上死刑罪人的孩子,荒唐乎?合法乎?》,参见《深圳商报》2001年12月7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