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关于添附制度独立价值的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罗金
  • 关键词:添附制度 ; 独立价值 ; 侵权
  • 中文刊名:FBZX
  • 英文刊名:Legality Vision
  • 机构: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法制博览
  • 年:2019
  • 语种:中文;
  • 页:FBZX201906164
  • 页数:1
  • CN:06
  • ISSN:14-1188/D
  • 分类号:250
摘要
本文主要围绕添附制度是否应当纳入《物权法》的规定之中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我国学者对于此问题的看法已分化为两种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添附制度可以被侵权制度所替代;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物的添附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侵权问题,还包含所有权的归属问题。笔者认为,添附制度应当纳入《物权法》的规定当中,才能弥补物的添附中的归属问题的逻辑漏洞。
        
引文
[1]王泽鉴.民法物权(1)通则·所有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于海涌,马栩生.物权法(第四版)[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3]王利明.添附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法学评论,2006(1).
    [4]王利明.试论添附与侵权责任制度的相互关系———兼论《物权法》中添附制度的确立[J].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
    [5]温世扬.《民法典》应如何规定所有权———《物权法》“所有权”编之完善[J].法学评论,2018(2).
    [6]黄光辉,彭静.论添附物的所有权归属:传统立法的不足与匡正[J].前沿,2004(3).
    (1)王泽鉴.民法物权(1)通则·所有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01.
    (2)于海涌,马栩生.物权法(第四版)[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17.
    (3)黄光辉,彭静.论添附物的所有权归属:传统立法的不足与匡正[J].前沿,2004(3).
    (4)王利明.添附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法学评论,2006(1).
    (5)于海涌,马栩生.物权法(第四版)[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