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网络传播到现场表演——中国当代“古风音乐”观察与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古风音乐"是一种从网络发展到现实世界中的音乐,是中国当代城市文化中生发的小众原创音乐团体用以区别于"中国风"音乐的自称,它以古典文化意象作为音乐写作的核心,强化了中国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并以电子音乐软件作为音乐制造的主要技术手段,与"80后"、"90后"的生活方式结合紧密。从"文化表演"的视角出发,以言语民族志的方式阐述古风音乐这一文化现象,可以对中国原创古风音乐团体的生存现状与作品特征进行一些探讨,确认其在当代城市音乐生活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拥有高等知识水平和尖端科技能力的青年一代的影响。
        
引文
[1][美]伊沃·苏皮契奇著《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周耀群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张秀娟《大众传播语境下流行歌词的古典回归》,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 清华大学“时代论坛”是清华大学规模最大的学生综合性论坛,受清华大学国际处、学生处、校团委直接指导。通过举办讲座、沙龙、访谈等各类活动,邀请过惠普公司前全球总裁、美国前劳工部长、中国前驻法大使、故宫博物院院长,以及许多作家、画家、学界泰斗、文化名人等到清华大学校园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2 米子本名桂震宇,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金陵琴派传人,原为专业民族乐团成员,后离职并加入该团队。
    3 60年代末期,德国一些音乐家将电子合成器音响的概念融入原音演奏或即兴表演方式,启迪了许多新派音乐家运用更多元的手法开拓新的领域,一切不同以往、象征时代更替、诠释精神内涵的改良音乐都可归于此内。代表乐团及音乐家有班得瑞乐团(Bandari)、奥利弗·香提(Oliver Shanti)、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格里高利合唱团(Gregorian Chants)、神秘园(Secret Garden)、雅尼(Yanni)、久石让、喜多郎等。
    4 节自荀夜羽发表于墨明棋妙官方网站的文章《酣梦恰此时,花月正春风》。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42ec50100b10s.html
    1 这是音乐人类学对音乐的创造者——曲词作者和表演者的统称。
    2 流行于网络的一种免费语音通信平台。
    3 参见[美]理查德·鲍曼著《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网上小有名气的歌手、曲作者几乎都有为期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歌债”,有应邀为朋友填词、作曲、录音的,也有与商家合作议定主题,限定日期进行歌曲创作和全盘出品的。
    5 《环球时报》是被海外媒体转载最多的中国媒体之一,其英文版以中国新闻和世界新闻并举,目标人群主要为外籍人士和身在中国的英文读者,所刊文章经常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编发通稿。
    1 2013年之前的各色团体歌会、竞赛均在网络语音频道举行,这种网络平台多为各乐团或乐人在线表演、推广之用。2012年,墨明棋妙音乐团队的新年歌会在线听众人数破万,2013年9月金陵音乐会临时线上推广会在线听众八千余人,2013年11月“墨村”翻唱填词大赛、2014年鸾歌翻唱赛的在线听众又均破万。
    2 “全能星战”是2013年江苏卫视的明星音乐真人秀节目,挑战摇滚、民歌、爵士、戏曲、流行、民谣六种不同音乐类型,以人物故事和不同的曲风演绎为节目的立足点。
    3 参见《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
    4 《凡夫俗子》是墨明棋妙团队的原创作品之一。
    5 参见[美]米尔顿·辛格(Milton Singer)著《当一个伟大传统现代化的时候》(When a Great Tradition Modernizes),Praeger Publishers,1972年版。
    1熊玉庆(音)《古风兴起》(Gufeng Ascendance),载《环球时报》(英文版)2013年7月24日,第20版。
    1明代程羽文《花历》曾载:“花有开落凉燠,不可无历。秘集《月令》,颇与时对,余更辑之,以代挈壶之位,数白记红,谁谓山中无历也!”“花月令”是民间花时为令的一种记录节气、花事的歌谣,后为词牌。
    1 Peter Manuel,“Popular Music”,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2nd ed.),Mac Millan,2000.汤亚汀有译文,参见汤亚汀著《城市音乐景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2 参见萧梅、齐琨《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载洛秦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