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词史观的三重维度——评沈松勤《明清之际词坛中兴史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ree Aspects o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i Poetry:A Review on Shen Songqin's Ming Qing Zhiji Citan Zhongxing Shilun
  • 作者:叶晔
  • 英文作者:YE Ye;
  • 关键词:词史观 ; 易代之际 ; 体格性分 ; 变徵之音
  • 中文刊名:GXXX
  • 英文刊名: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 机构: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出版日期:2018-12-20
  • 出版单位:国学学刊
  • 年:2018
  • 期:No.40
  • 语种:中文;
  • 页:GXXX201804014
  • 页数:10
  • CN:04
  • ISSN:11-5854/C
  • 分类号:134-142+145
摘要
本世纪以来,清词研究作为词学研究的热区,成果斐然。沈松勤教授的《明清之际词坛中兴史论》,批评"朝代词史观",提出"明清之际词中兴"说,既是对传统"清词中兴"说的一次反思,也为词学界重新审视中国词史的发展历程,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书评人尝试就此展开对话,将词史观分为基于词之分期的朝代史观、自然史观,基于词之发展的盛衰史观、范式史观,基于词之定性的演化史观、变革史观三重维度,依次观察。而如何把握不同时代词之定性即"体格性分",在词史书写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落实到明清之际词的发展中,其"体格性分"可分为变调、变徵、变身三个独有特征。而其中的"变徵之音",因词性与易代的交缠,其文学内涵尤为丰富,运用思想史、心态史的研究方法,可分为"词史"、词旨、词心三层内涵。在此基础上,就一些不同的看法,与沈松勤教授商榷。
        This review goes through the major arguments made in Shen's work. While fully appreciating its major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the three aspects o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i poetry proposed in this work, this reviews also questions some of the Shen's views.
引文
(1)李康化:《明清之际江南词学思想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第2、4页。
    (2)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一七《答施兰垞论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506页。
    (1)关于宋词分期问题的学术史梳理,可参见薛祥生:《对宋词发展分期问题的思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崔海正:《宋词分期问题研究述略》,《中国韵文学刊》1996年第1期。
    (2)刘体仁:《七颂堂词绎》,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18页。
    (1)胡适:《词选》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4页。
    (2)符继成:《重评胡适的唐宋词分期“三段论”》,《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3)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北京: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4)王兆鹏:《论“东坡范式”——兼论唐宋词的演变》,《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词话丛编》,第3775页。
    (2)况周颐:《词学讲义》,《词学季刊》创刊号,上海:民智书局,1933年,第108页。
    (3)张德瀛:《词征》卷六,《词话丛编》,第4184页。
    (1)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页。
    (2)张仲谋:《明词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120~121页。
    (3)肖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422页。
    (1)《战国策·燕策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37页。
    (1)孟称舜:《古今词统序》,《古今词统》卷首,《续修四库全书》第172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37页。
    (2)蒋寅:《中国古代文体互参中“以高行卑”的体位定势》,《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3)刘东海:《顺康词坛群体步韵唱和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4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