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日本历学看日本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流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Cultural Changes of the 24 Solar Terms in Jap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apanese Calendar
  • 作者:方兰
  • 英文作者:FANG Lan;
  • 关键词:日本历学 ; 日本二十四节气文化 ; 流变
  • 中文刊名:HZJ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广岛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外语学部;
  • 出版日期:2018-12-12 10:05
  • 出版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37;No.176
  • 语种:中文;
  • 页:HZJX201806006
  • 页数:9
  • CN:06
  • ISSN:41-1093/I
  • 分类号:38-46
摘要
《日本暦学史》(《日本历学史》)中将日本的历学沿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原始时期的自然历时代、古代·中世时期的中国历法遵用时代、近代时期的日本国家历法进步时代、现代时期的世界历法共通时代。又据《日本書紀》(《日本书纪》)记载,包含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古代中国历法,在公元6世纪中期就已传入日本,在日本的实际传承时间已超过1 000年。当代日本国家法定节假日中仍有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日,中国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国却只有清明一个国家法定节气日。从日本历学的角度解析日本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流变,可以发现日本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可取之处,并能对我国保护和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提供参考。
        
引文
[1]许永新.日本版“二十四节气”因遭反对而搁浅[EB/OL].[2018-10-20]. http://world. people. com. cn/n/2012/0927/c1002-19131310. html.
    [2]孙秀萍.日本传承中国二十四节气创造不少本土节气[EB/OL].[2018-10-20]. http://w. huanqiu. com/r/MV8wXzExMzI0NTI2XzE4ODNfMTUwNzg1NTYyMA==.
    [3]日媒:“冬至”二字让中日两个不同国度相连相通[EB/OL].[2018-10-20]. http://oversea. huanqiu. com/article/2014-12/5315574. html.
    [4]社日[EB/OL].[2018-10-20]. http://iroha-japan. net/iroha/A05_zassetsu/04_syanichi. html.
    [5]清明祭[EB/OL].[2018-10-20]. https://kotobank. jp/word/清明祭-546472.
    [6]「国民の祝日」について-内閣府[EB/OL].[2018-10-20]. http://www8. cao. go. jp/chosei/shukujitsu/gaiyou.html.
    [7]夏至(げし)[EB/OL].[2018-10-20]. http://koyomigyouji. com/24-geshi. htm.
    [8]大暑(たいしょ)[EB/OL].[2018-10-20]. http://koyomigyouji. com/24-tai. htm.
    [9]广田千悦子.くらしを楽しむ七十二候[M].东京:文光社,2017.
    [10]专家:二十四节气在生活中“活着”用着才是真正保护[EB/OL].[2018-10-20]. http://www. xinhuanet. com//2016-12/22/c_1120170387. htm.
    (1)格里高利历:现行公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公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因而公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2)阴阳合历: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用到今天,是中国古人为了掌握农务的时候(简称农时),长期观察天文运行的结果。中国的农历之所以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不仅有阳历的成分,又有阴历的成分。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做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总结。
    (3)《日本書紀》(《日本书纪》),日本留传至今最早的正史,六国史之首,原名《日本纪》。全书用汉字写成,采用编年体,共三十卷,另有系谱一卷,系谱如今已亡佚。多半借用中国典籍上之文字来描述上代所传承之传说。
    (1)绳纹时代:绳文时代约始于16 500年前(公元前145世纪),到3 000年前(公元前10世纪)止,指使用绳纹陶器的时代。日本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时期遗迹特别多,文化遗址遍及全国。
    (2)环状列石:也叫巨石阵。有专家推测这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作天文台最早的雏形。
    (3)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
    (4)倭人:《论语》中认为倭乃九夷之一。汉代以来专指日本列岛的人。倭,《说文解字》释为:顺貌。从人委声。倭是古代中国对日本列岛以及其近邻的通称,居民称为倭人,而国家称为倭国。
    (5)正岁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6)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50年之间被称为弥生时代。这个时代的命名是由在这个时期被视为有代表性特征的弥生式陶器而来,以种植稻米为中心的农耕社会,从北部九州向日本列岛各地快速蔓延开。当时的日本列岛被中国称呼为倭、倭国。
    (1)百济:(英文音译:baekje,前18年~660年)谓又称南扶余,是古代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原马韩地区建立起来的国家。百济的统治阶层与高句丽人同属于扶余人而不同于其下层百姓三韩人。现代韩半岛国家单方面称百济、新罗、高句丽为其所谓“三国时代”。
    (2)推古朝:592年12月,推古女帝(592~628)在位。翌年4月,立圣德太子为皇太子,总摄国家大政。圣德太子掌权后汲取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实行政治改革,以图加强王权,推进日本文化的发展,提高日本在东亚的国际地位。
    (3)观勒:百济僧人,于602年携历书、天文地理书、遁甲方术书等去到日本,精通“三论”及佛法,住元兴寺。被朝廷任命为初代僧正,掌管全国僧尼。
    (1)测影铁尺:是观测天文的重要用具。参见东野沿之著《遣唐使与正仓院》1992年版,第32~33页。
    (2)历注:指历书日历上的附注。主要注明节气与其他杂节以及大量与干支五行说有关的吉凶宜忌之类的内容。
    (1)里差:宋、元时期地圆知识传入中国,里差是西方地理经度概念传入中国并在历法上加以应用之结果,里差概念的提出,是宋、元时期西方世界科学思想传入中国并产生影响的重要个例。
    (2)渋川春海:(1639年~1715年11月1日),日本江户时代的天文历学者。幼名六藏,字春海,通称助左卫门,号新庐·都翁。姓先后为安井、保井,最后改为涩川。生于京都府,其父为德川幕府围棋手、棋四家之一安井家的创始人安井算哲。1652年,父亲去世,其继承算哲的名号,就任于幕府棋所。他学棋于安井算知,棋力达到七段上手,独创天元布局。后因在御城棋中屡败于本因坊道策,逐渐放弃围棋,转而研究天文历法。他向池田昌意学习数学历法,向冈野井玄贞学习天文历法。他将中国的授时历根据日本的情况加以改良,制成了大和历,后被官府采用,成为贞享历。因为这个功劳,他于1685年1月5日(贞享元年十二月一日)辞去围棋手的工作,被德川纲吉任命为首任幕府天文官(天文方),从此,天文方成为世袭的名号。
    (3)天文方:由幕府设置的专门研究天体运行和历学的机构,主要负责编历的工作。
    (4)渋川景佑:天明七年十月十五日(1787年11月24日)~安政三年六月二十日(1856年7月21日)江户时代后期的天文学者,担任江户幕府天文官。幼名助善,通称助左卫门。号沧州、三角堂。高桥至时的第二个儿子,后成为天文官涉川正阳的养子。他也是天文官高桥宝景的弟弟,因作成日本最后的太阳太阴历即天保历而广为人知。
    (5)黄道: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我们从地球上看成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移动365或366圈,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作黄道---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