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赫哲族在发展进程中与满汉民族的涵化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谭杰
  • 关键词:赫哲族 ; 汉民族 ; 涵化
  • 中文刊名:JM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 机构: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年:2019
  • 期:v.37;No.198
  •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E095);;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项目(2016-KYYWF-0645);; 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应用类重点项目(2014WY2);佳木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JYZW2015-01);;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备案课题(GJC1215126)
  • 语种:中文;
  • 页:JMSD201901044
  • 页数:4
  • CN:01
  • ISSN:23-1412/C
  • 分类号:167-169+177
摘要
在赫哲族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赫哲族、满族、汉族在共同生产生活、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中,满汉民族所带来的"移民文化"使赫哲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赫哲族独特的"渔猎"文化也丰富了满汉民族文化的内涵,民族间的互学互鉴促进了赫哲族、满族、汉族的共同发展、进步与繁荣。
        
引文
[1]都永浩.野人女真南迁与赫哲族的形成[J].满族研究,2007(1).
    [2](清)曹廷杰.西伯利亚东偏纪要[M].沈阳:辽沈书社,1985.
    [3]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4]黑龙江省文艺家协会.伊玛堪(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5]刘晓路.试论“伊玛堪”中的女性形象[J].民间文学论坛,1998(4).
    [6]邢容,邢铁红,邢铁志著.赫哲族民歌情感蕴涵[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
    [7]孙乃民.吉林通史·第2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8]谭杰.清代以降赫哲族聚居区的“外来移民”[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5).
    [9]桦川县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桦川县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10]辽宁省档案馆.清代三姓副都统雁门满汉文档案选编[M].沈阳:辽沈书社,1984.
    [11]刘忠波.赫哲族[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
    [12]谭杰.赫哲族渔文化[M].沈阳:吉林文史出版社,2018.
    [13]刘敏.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6).
    [14]张嘉宾.黑龙江赫哲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