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理解荒诞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众议
  • 中文刊名:YZJP
  • 英文刊名: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 出版日期:2019-08-01
  • 出版单位:扬子江评论
  • 年:2019
  • 期:No.77
  • 语种:中文;
  • 页:YZJP201904002
  • 页数:4
  • CN:04
  • ISSN:32-1787/I
  • 分类号:7-10
摘要
<正>我是哪年哪月哪日认识阎连科的?这是我今天必须交代的一个问题。我想过无数次,摸着脑门、掰着手指脚趾一起想,可就是想不起来了。我隐约记得那是个遥远的下午,遥远得像布恩迪亚带着奥雷良诺去吉普赛人那里见识冰块。翻译家赵德明先生托人捎信说要一起聚聚。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某个午后,我如约到新开张的风入松书店附近的一家餐馆。当时赵老师和连科已先我在座。连科不像我熟悉的作家如王蒙、郑义、莫言那么健谈,但他一口标准的河南官话和端方的中原形象
        
引文
(1)鲁迅看了这样的改写本自然不会满意,还由此同梁实秋就翻译方法展开了争论。而加引号的“硬译”便是后者批评鲁迅倡导的直译时所用的指代。
    (2)阎连科:《发现小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页。
    (3)转引自阎连科:《发现小说》,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2页;刘再复、刘剑梅:《共悟红楼》,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1页。
    (4)Johnson,S.:Johnson on Shakespear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08,p.11.
    (5)布莱克:《布莱克义集》,转引自[英]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8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