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人口“空心化”背景下村民自治的民主困境与路径选择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伟 ; 林泽民
  • 关键词:空心化 ; 民主困境 ; 路径 ; 选择
  • 中文刊名:HBRW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0-15
  • 出版单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15;No.172
  • 语种:中文;
  • 页:HBRW201810026
  • 页数:4
  • CN:10
  • ISSN:42-1855/C
  • 分类号:91-94
摘要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乡村民主自治的政治环境带来诸多的挑战,而乡村人口大量流出导致人口"空心化"对基层民主自治的挑战尤为突出。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外流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数量庞大;留守人口结构失衡,留下来的以老年人、少数妇女和儿童为主;乡村精英流失严重,留守人口素质不容乐观。这种人口"空心化"的现象导致乡村治理主体缺失,基层治理陷入"低效治理"困境,集中体现在"四个民主"的困境上。在此背景下,村民自治走出主困境的路径选择应从经济、政治、社会的维度出发,找回自治民主。
        
引文
[1]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J]开放时代,2000,(11):57-61.
    [2]刘伟.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何种民主?何以民主?[J].领导科学论坛,2016,(1):34-45.
    [3]戴玉琴.论基层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发展价值的三维向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4,(4):80-84.
    [4]黄振华.村民自治研究的范式转换与理论提升[J].理论与改革,2015,(6):188-192.
    [5]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7.
    [6]徐勇.挣脱土地束缚之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农村人口流动与乡村治理的一项相关性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5-11.
    [7]周祝平.中国人口空心化及其挑战[J].人口研究,2008,(2):45.
    [8]2017年经济运转稳中向好、好于预期.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1/t20180118_1574917.html.国家统计局,2018-01-18.
    [9]詹成付.选举权利与司法救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89.
    [10]戴玉琴.村民自治四大发展瓶颈的理论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15,(3):19-24.
    [11]徐勇,邓大才.中国乡村政治与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76.
    [12]徐勇,邓大才.中国乡村政治与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12):107.
    [13]长子中.村两委“一肩挑”百村调查[J].乡镇论坛.2007,(7):9-10.
    [14]邓大才.利益相关: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产权基础[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9-16.
    [15]李勇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村民自治的价值[J].中州学刊,2016,(5):6-10.
    [16]邓大才.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条件研究---从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视角来考察[J].政治学研究,2014,(6):71-83.
    [17]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9):51.
    [18]张国献,等.乡村协商民主的实现困境与化解路径[J].中州学刊,2014,(3):16-20.
    [21]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22]李剑秋.村民自治视野下的社会资本[J].湖北社会科学,2009,(5):23-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