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邛窑唐代三彩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中文刊名:CDD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181
  • 语种:中文;
  • 页:CDDB201901020
  • 页数:1
  • CN:01
  • ISSN:51-1064/C
  • 分类号:135
摘要
<正>邛崃窑(简称邛窑)分布在四川成都邛崃境内,创烧于南朝,兴盛于唐、五代,南宋中晚期停烧,历经800余年,是四川地区古瓷窑遗址中面积最大、烧造时间最长、品种最多、影响最大的民间窑址。邛窑三彩是邛窑里极具代表的产品,主要是以黄色为基色,再以褐彩和绿彩为点缀,釉色丰富,造型别致,有典型的时代风格和浓郁的地域文化。从釉色和各种器型看,邛窑三彩的烧造工艺已具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凸显了地方民窑的工艺特点,展现了蜀文化的突出成就。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