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贸易平衡、开放水平与产业竞争视角下的中美关税政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rade Balance,Openness and China-US Tariff Policy under Industrial Competition Context
  • 作者:陈诚 ; 陈福中
  • 英文作者:Chen Cheng;Chen Fuzhong;
  • 关键词:贸易平衡 ; 贸易自由化 ; 比较优势 ; 产业竞争 ; 中美贸易战
  • 英文关键词:trade balance;;trade liberalization;;comparative advantage;;industrial competition;;trade w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 中文刊名:LZXK
  • 机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政治经济学系;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兰州学刊
  • 年:2019
  • 期:No.309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产要素维度扩展的技术变化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60304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金融素养、理财能力与消费者理财满意度研究”(项目编号:16YJC790006);;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项目编号:QNRC20161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8YQ07);; 北京市金融学会科研项目一般项目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LZXK201906009
  • 页数:15
  • CN:06
  • ISSN:62-1015/C
  • 分类号:86-100
摘要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是以贸易保护措施威慑中国,达成削减对华逆差、实现"公平贸易"以及维持竞争优势等多重政策目标的最终体现。中国基于对等反击原则下的关税反制清单,受到以产业竞争优势为关键因素的政策空间的制约。文章通过两国关税清单的分解和量化,判断美国关税政策的重要意图为维护本国在高技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中国仅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制造业和初级产品行业中采取了积极的反击措施。两国拥有在贸易平衡和促进开放的目标下达成谅解的基础,但是有关国家产业战略发展的争端可能会长期持续存在。
        The United States has initiated tariff-adding measures against China,which is the ultimate embodiment of the multiple policy objectives of reducing trade deficits,achieving fair trade and maint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ina's tariff counter lis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al counterattack is subject to the policy space that is determined by the industri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the decomposi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the tariff list of the two countries,this paper judges that the important intention of the US tariff policy is to mainta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S in high-tech manufacturing,and China has only taken active counterattack in the low-tech manufacturing and primary products industries. Counter measures. The two countries have the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under the goal of trade balance and promoting openness,but disputes ove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ndustrial strategies may persist for a long time.
引文
(1)马涛:《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经贸强国战略研究》,《国际贸易》2016年第1期,第26-32页。
    (2)王晓丹:《中美贸易产品结构不平衡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经济纵横》2011年第2期,第45-47页。
    (3)王威:《美国的新重商主义贸易政策与中美贸易摩擦发展趋势分析》,《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5期,第3-11页。
    (1)陈诚、陈福中:《开放进程中对外贸易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人文杂志》2013年第11期,第22-30页。
    (2)陈福中、陈诚:《技术变化与产业结构演进:全球非平衡增长视角》,《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第4-15页。
    (3)顾晓燕、刘丽:《知识产权贸易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12期,第50-54页。
    (4)原倩:《萨缪尔森之忧、金德尔伯格陷阱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学动态》2018年第10期,第50-59页。
    (1)例如,根据BACI2016年度数据,当年中美贸易逆差3131亿美元,不同于美国商务部公布的3470亿美和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2507亿美元。
    (2)《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于2002年和2011年进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修订。本文在进行行业划分时,考虑到部分产品在不同分类标准下归属有所调整的问题,将一些行业加以合并,共形成24个子行业,以确保2003年至2016年间相关产品所属行业的一致性。在数据处理中,删除了ISIC编码为“2927武器和弹药的制造”等产品的相关贸易信息。
    (3)Grubel,H.G.and Lloyd,P.J.,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ucts,London:Macmillan,1975.
    (1)毛其淋、盛斌:《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入世”是否促进了出口参与?》,《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1期,第647-674页。
    (2)Balassa,B.“Trade Liberalisation and‘Revealed’Comparative Advantage”,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Social Science,Vol.33,No.2,1965,p.99-123.
    (1)Laursen,K.“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Alternatives as 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 Specialisation”,DRUID Working Paper,No.98-30,1998.
    (1)冯伟业、卫平:《中美贸易知识产权摩擦研究---以“337调查”为例》,《中国经济问题》2017年第2期,第118-124页。
    (1)以税目为权重的行业产出关税率=(行业内HS6位产品税目*进口产品关税税率)/行业内HS6位产品总税目数;以进口额为权重的行业产出关税率=(行业内HS6位产品进口额*进口产品关税税率)/行业内HS6位产品总进口额。
    (1)根据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决定,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公告,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国税率。
    (1)为简单起见,假定所有产品的关税以从价原则征收,并且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货物价值,无其它费用。加征后关税率=[关税影响范围*(现有关税率+加征税率)+(1-关税影响范围)*现有关税率]*100%。加征税率最小值取10%,最大值取25%。
    (2)加征后关税增量=(加征后关税率-现有关税率)*美国自中国进口额。
    (1)刘英:《美国对华贸易战:背景、影响与应对》,《国际经济合作》2018年第5期,第4-11页。
    (2)A.Rogowsky,R.、张丽娟:《就业保护与美国贸易保护新阶段》,《国际贸易问题》2018年第3期,第1-1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