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Tributary System and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Song Dynasty
  • 作者:黄纯艳
  • 英文作者:HUANG Chunyan;
  • 关键词:宋朝 ; 朝贡体系 ; 国家安全
  • 英文关键词:Song Dynasty;;the tributary system;;national security
  • 中文刊名:JNXB
  • 英文刊名:Jinan Journal(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2-15
  • 出版单位: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40;No.229
  • 语种:中文;
  • 页:JNXB201802011
  • 页数:13
  • CN:02
  • ISSN:44-1285/C
  • 分类号:124-136
摘要
中国古代朝贡体系并非简单地满足王朝的虚荣,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政治意义,包括对王朝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宋朝沿袭此前历代天下观及其影响下的守在四夷的整体国家安全观和守内制外的"中国"中心观,以及防御为本的安全观。朝贡体系的稳定与破坏与宋朝国内安全密切相关。北宋后期对外主动开拓和女真崛起,导致了东亚国际秩序变动。宋朝应对失策,最终导致了本朝朝贡体系的瓦解和王朝灭亡,也使南宋初期面临严重的国内安全危机。南宋得以稳定立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归入金朝朝贡体系朝贡体系所构建的秩序与体系内诸国安全都有很大关系,构成了一个安全共同体,是一个出入变动、多层次、多形态的纵横参差的复杂的国际安全体系。
        The tributary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does not simply satisfy the vanity of the dynasty, but also has multifaceted political meanings, including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ecurity of the dynasties and countries. The national security view of the Song Dynasty, a central view of "Middle Kingdom" and a security view of defense, is a holistic view of national security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rrounding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he stability and destruction of the tributary system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domestic security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opening up policy implemented by the lat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d the rising of Jurchen people in north China lead to the great changes of the ordering in East Asia community. The wrong countermeasures in Huizong period(1100-1126 A. D.) eventually brought about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tributary system,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Song Dynasty(960-1127 A. D.) and the domestic security crisis in the early period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1127-1279 A. D.). Being subsumed in the tributary system of the Jin Dynas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ordering constructed by the tributary system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security of all countries within the system. The tributary system constituted a complex security community featuring as an ever-changing,multifacet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ystem.
引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015)》第2条;刘跃进:《国家安全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黄纯艳:《宋代朝贡体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章深:《宋朝与海外国家的贡赐贸易》,《学术研究》1998年第6期;李云泉:《略论宋代中外朝贡关系与朝贡制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金成奎:《宋代における朝貢機構の編制とその性格》,《史観》2002年第146期;土肥祐子:《南宋期の占城の朝貢──《中興礼書》にみる朝貢品と回賜──》,《史艸》2003年第44期;《南宋乾道三年的占城朝贡——以大食人乌师点的诉讼事件为中心》,《史艸》46号,日本女子大史学研究会2005年版等。
    (1)《春秋左传注疏》“昭公二十三年八月”,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59页。
    (2)皇侃撰,高尚榘校点:《论语义疏》,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23页。
    (1)《旧唐书》卷八九《狄仁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89页。
    (2)《史记》卷三○《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440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雍熙三年正月戊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04页。
    (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第1299页。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八熙宁四年十二月甲寅,第5549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九元祐五年十月乙未,第10787页。
    (2)《金史》卷九八《完颜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69—2170页;《宋史》卷三○《高宗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56页。
    (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五绍兴三十年四月辛卯,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3579页;吴泳:《鹤林集》卷二十《边备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7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95页。
    (4)陈峰:《宋代主流意识支配下的战争观》,《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5)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三五富弼《上仁宗河北守御十三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1页。
    (6)李纲:《李纲全集》卷四六《论守御札子》,长沙:岳麓书社2014年版,第535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淳化二年八月丁亥,第719页。
    (8)王十朋:《王十朋全集》奏议卷二《论广海二寇札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620页。
    (9)吕祖谦:《历代制度详说》卷一○《屯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92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75页。
    (1)李合群:《北宋“守内虚外”国策质疑》,《史学月刊》2009年第12期;纪雪娟:《北宋“守内虚外”国策的再认识》,《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纪雪娟回顾了“守内虚外”的学术问题。本文不再赘述。
    (2)《论语义疏》,第326页。
    (3)《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一六《正统轮》,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67页。
    (4)卫湜:《礼记集说》卷一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2页。
    (5)《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一六《正统轮》,第266页。
    (1)《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一○三;《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第14038页。
    (2)张纲:《华阳集》卷一三《高宗天申节功德疏》。
    (3)《资治通鉴》卷二四四太和六年十二月乙丑,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880页。
    (4)王禹偁:《小畜集》卷二七《批答南诏国王东封表》,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8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68页。
    (5)《宋大诏令集》卷一一六《宰相三上表答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3页。
    (6)王禹偁:《小畜集》卷二七《批答南诏国王东封表》,第268页。
    (7)《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七景德四年十一月庚辰,第1506页。
    (8)黄纯艳:《多样形态与通用话语:宋朝在朝贡活动中对“四夷怀服”的营造》,《思想战线》2013年第5期。
    (9)《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9830页。
    (10)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九《西夏扣关》,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46页。
    (2)王应麟:《玉海》卷一九四《定功继伐碑》,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3565页。
    (3)《宋史纪事本末》卷五三《复燕云》,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539页。
    (4)《皇宋十朝纲要校正》卷一六崇宁四年五月壬子,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450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一“政宣上帙”,政和七年七月四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6)《宋史》卷四八七《高丽传》,第14049页。
    (1)《宋史》卷三三五《种师道传》,第14049页。
    (2)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卷一四二宋昭《上徽宗论女真决先败盟》,第1603页。
    (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二绍兴元年二月乙酉,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905页。
    (4)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石介上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3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3、74页。
    (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建炎三年二月壬子,第454页。
    (6)《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九建炎三年十一月己巳,第677页。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建炎三年二月癸丑、卷三○建炎三年十二月乙未、卷三二建炎四年三月癸卯,第456、693、731页。
    (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六建炎三年八月丁卯,第524页。
    (3)《金史》卷七七《刘豫传》,第1760页。
    (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建炎二年六月己卯,卷四六绍兴元年七月壬辰,第332、838页。
    (5)《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四绍兴八年十二月戊寅,第2024页。
    (1)黄纯艳:《宋代朝贡体系研究》之“南宋朝贡体系的构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25—140页。
    (2)刘安世:《尽言集》卷六《乞罢修京城》,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27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41页。
    (3)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二六余靖《上仁宗乞罢修京城》、范祖禹《上哲宗乞罢修京城》,第1392、1393页。
    (4)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六《御边》、卷三四二《四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4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60、577页。
    (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九元祐七年十二月丙子,第11412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八大中祥符元年四月己未,第1538页。
    (3)《宋史》卷二九五《孙甫传》,第9840页。
    (4)《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三三贾昌朝《上仁宗备边六事》,第1483页。
    (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元祐二年八月戊申,第9863页。
    (6)《宋史》卷四八五《夏国上》,第13992页。
    (7)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三六韩琦《上仁宗论西北议和有大忧者三大利者一》,第1516页。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四宝元二年九月丁巳,第2927页。
    (9)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三五富弼《上仁宗河北守御十三策》,第1507页。
    (10)《高丽史》卷八《文宗世家二》,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18页。
    (1)《宋史》卷四八九《占城传》,第14081页。
    (2)《文献通考》卷三三二《占城》,第9161页。
    (3)《宋会要辑稿》蕃夷四,第9814页。
    (4)《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卷三《李纪二》、卷四《李纪三》,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30页。
    (5)《宋史》卷三三四《萧注传》,第10733页。
    (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嘉祐四年九月戊申,第4593页。
    (7)《宋史》卷四一四《董槐传》,第1240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