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智能社会”对社会治理既有模式的新挑战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傅小随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智能社会 ; 社会治理
  • 中文刊名:HZSW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 机构:中共深圳市委党校;深圳市委党校学术委员会;
  • 出版日期:2019-05-28
  • 出版单位: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 年:2019
  • 期:No.119
  • 语种:中文;
  • 页:HZSW201903009
  • 页数:6
  • CN:03
  • ISSN:33-1243/D
  • 分类号:60-65
摘要
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是继狩猎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的第五种社会形态。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赋予机器人和其他智能系统独立或半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公众服务的能力,深度学习和自我决策使它们具备某种意义上的"主体性"。这将使社会治理面临十分复杂的新局面。因此,迎接智能社会和及早探讨应对措施是社会治理应该启动的新研究任务。
        
引文
[1]何哲.面向未来的公共管理体系:基于智能网络时代的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11).
    [2]金观涛.反思人工智能革命[J].社会科学文摘,2017(11).
    [3]徐晓兰.依托人工智能2.0构建智能社会新动能[N].人民邮电报,2017-3-7(02).
    [4]霍金在《卫报》发表专栏文章:不谈科学只论生存![EB/OL].东方网,https://mini.eastday.com/a/161208103719935.html.
    [5]关于2018年的50个预言[EB/OL].搜狐网,http://www.sohu.com/a/217302349_465557.
    [6]杨述明.论现代政府治理能力与智能社会的相适性——社会治理智能化视角[J].理论月刊,2019(3).
    (1)英国《每日镜报》网站2017年10月27日报道,沙特阿拉伯于10月25日宣布授予机器人索菲娅国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