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契约主义国家观与有为政府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ontractualism State Concept and Active Government
  • 作者:朱富强
  • 英文作者:Zhu Fuqiang;
  • 关键词:契约主义 ; 国家 ; 最小政府 ; 有为政府 ; 宪法政治
  • 中文刊名:SHYJ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机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9-01
  • 出版单位:社会科学研究
  • 年:2018
  • 期:No.238
  • 基金:广东省创新团队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与政策体系”(2016WCXTD001)
  • 语种:中文;
  • 页:SHYJ201805003
  • 页数:10
  • CN:05
  • ISSN:51-1037/C
  • 分类号:24-33
摘要
契约主义视角为认识国家的性质以及确定政府的基本职能提供了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不仅可以从起源学上挖掘国家和政府的本质,而且可以通过演化过程揭示国体和政体多样化的现实形态,进而可以系统剖析在不同时空下政府应该和实际承担的功能。显然,以公共选择学派为代表的流行契约主义国家观采用了个体主义分析思维和理性经济人分析框架,从而得出了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一致的政府失败论,并由此规定了政府的"守夜人"地位。但从本体论而言,契约主义并不否定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功能,只是强调政府对契约规则的遵守;相应地,如何确保政府做该做并且做好该做的事需要建立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宪法政治体系。因此,基于本体论的契约主义,我们发现政府其实是一种宪法政治意义的有限政府或曰信托论的有为政府,而决非自由放任的最小政府。在不同社会环境下,政府应承担的职能的内容以及职能的实现方式都存在显著不同,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地承担起应有的职能,由此便导向了真正的"有为政府"。
        
引文
[1][4][17][32][美]杰弗瑞·布伦南,詹姆斯·布坎南.规则的理由——宪政的政治经济学[M]//宪政经济学:第二部分.秋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3-26,30,71,169.
    [2][9][13][31][英]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6,81,13-14,132.
    [3]朱富强.国家的两种基本类型及其现实理解:基于社会契约角度的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2).
    [5][12][14][26][美]高蒂尔.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契约[M]//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308,308,315,312.
    [6][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1.
    [7][10][美]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M].韩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05,102.
    [8][美]鲍尔斯,金蒂斯.民主与资本主义[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62.
    [11][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56.
    [15][美]赖纳特.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M]//霍奇逊主编.制度与演化经济学的现代文选:关键性概念.贾根良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4.
    [16][18][美]杰弗瑞·布伦南,詹姆斯·布坎南.征税权——财政宪法的分析基础[M]//宪政经济学:第一部分.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5.
    [19][美]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3.
    [20][美]奥尔曼.异化: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概念[M].王贵坚,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90.
    [21][美]西蒙.西蒙选集[M].黄涛,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448.
    [22][美]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83.
    [23]Colm G.Comments on Samuelson's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6(38):408-412.
    [24][美]汉密尔顿(或麦迪逊).第五十二篇[M]//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64.
    [25][英]莱斯诺夫,等.社会契约论[M].刘训练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59-160.
    [27][英]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下卷[M].赵荣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67.
    [28]Gauthier D.,Morals by Agreemen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29][英]穆勒.代议制政府[M].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7.
    [30]顾准.顾准文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36.
    [33][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2.
    [34][英]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M].蒋庆,王瑞昌,王天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