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中央苏区时期任弼时与毛泽东的合作与分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Cooperation and Divergence between Ren Bishi and Mao Zedong 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Period
  • 作者:刘华清
  • 英文作者:Liu Huaqing;
  • 关键词:任弼时 ; 毛泽东 ; 中央苏区 ; “狭隘经验” ; “富农路线” ; 肃反 ; 右倾机会主义 ; “左”倾错误路线
  • 英文关键词:Ren Bishi;;Mao Zedong;;the Central Soviet Area;;" Narrow Empiricism";;"the Route of Rich Peasant";;elimination of counterrevolutionaries;;Right opportunism;;the wrong route of "Left" deviation
  • 中文刊名:SUYJ
  • 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苏区研究
  • 年:2019
  • 期:No.24
  • 语种:中文;
  • 页:SUYJ201902010
  • 页数:11
  • CN:02
  • ISSN:36-1341/C
  • 分类号:109-118+126
摘要
任弼时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共事期间,既有支持与合作,也有矛盾和分歧。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分歧,都对党的革命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且二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两人都能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都具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品格。随着两人的矛盾和分歧逐渐消弥,加之长征胜利后毛泽东在战略决策上的大手笔,任弼时最终确立起对毛泽东的爱戴。
        Ren Bishi and Mao Zedong have not only support and cooperation,but also contradictions and differences during their work 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Their cooperation and disagreement have exerte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arty 's revolutionary cause. Their contradictions and differences were caused by many factors. Both of them could deal with problems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had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Therefore,their contradictions and differences gradually disappeared. In addition,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Long March,Mao Zedong has made great efforts in making strategic decision. Ren Bishi finally established his respect and support for Mao Zedong.
引文
(1)《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112页。
    (2)《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1931年4月2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7-268页。
    (3)《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1931年11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67页。
    (4)《红军问题决议案》(1931年11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第487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任弼时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6)《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1931年11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第483页。
    (1)《任弼时传》,第258页。
    (2)苏区中央局致中共临时中央的电报。《任弼时传》,第258页。
    (3)《任弼时传》,第287页。
    (4)1932年11月12日,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对宁都会议争论问题之说明。《任弼时传》,第297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07-308页。
    (6)《任弼时传》,第300页。
    (1)《红军问题决议案》(1931年11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第486页。
    (2)《苏区中央局关于争取和完成江西及邻近省区革命首先胜利的决议》(1932年6月1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2页。
    (3)《苏维埃土地法》(1930年8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5册,内部资料,1979年,第543页。
    (4)转引自罗雄:《“留苏派”与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是非恩怨》,《文史天地》2011年第2期,第6页。
    (5)《政治决议案》(1931年11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第448页。
    (1)《任弼时传》,第257页。
    (2)《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6页。
    (1)郭德宏:《中国近现代农民土地问题研究》,青岛出版社1993年版,第351页。
    (2)《政治决议案》(1931年11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第453-454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任弼时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193页。
    (4)1943年11月4日,任弼时延安整风笔记。
    (1)王行娟:《贺子珍的路》,作家出版社1985年版,第214页。
    (2)《怎样布尔什维克化》(1925年),《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3)《苏区中央局报告》,《任弼时传》,第260页。
    (4)《任弼时年谱》,第175页。
    (1)《毛泽东传(1893-1949)》,第280页。
    (2)《任弼时传》,第300页。
    (3)《任弼时传》,第273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09页。
    (5)1932年5月3日,毛泽东关于对政治估量、军事战略和东西路军任务的意见致电苏区中央局。《毛泽东传(1893-1949)》,第301页。
    (1)《任弼时传》,第258页。
    (2)《任弼时传》,第306页。
    (3)薄一波:《怀念任弼时同志》,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编:《任弼时百周年纪念---全国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4)1943年11月,任弼时延安整风笔记。《任弼时传》,第61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