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政治仪式强化国家认同的逻辑演进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Logic Evolvement of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by Political Ritual
  • 作者:曾楠
  • 英文作者:Zeng Nan;
  • 关键词:政治仪式 ; 国家认同 ; 逻辑演进
  • 中文刊名:GMLJ
  • 英文刊名:Studies on Marxist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3-20
  • 出版单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年:2018
  • 期:v.4;No.10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生视域中的政治认同研究”(项目批准号:14CKS011);;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政治凝聚力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GD17YMK0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认同提升的互动研究”(项目批准号:MYZX201713)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MLJ201801017
  • 页数:7
  • CN:01
  • ISSN:10-1349/A
  • 分类号:114-120
摘要
仪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情节,政治仪式是政治社会形态承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政治仪式是规范化、程序化的唤醒记忆、传播观念、营造权力情境的象征性活动。国家认同,即公民对其所属国家的情感归属与赞同认可,是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复合建构。政治仪式在特定的仪式时空、仪式主题、仪式操演中唤醒集体记忆、传播主流观念、营造权力情境,它所内蕴的强化民族身份归属、强化主流价值内化、强化公共权力信任的价值功能,指向了政治仪式与国家认同逻辑共生的本原。
        
引文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2]埃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M].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93-94.
    [4]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M].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24.
    [5]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雍浩.抗战胜利纪念日国人的集体记忆坐标[N].京华时报,2014-09-01(4).
    [7]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8]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87.
    [9]石海军.从民族主义到后殖民主义[J].文艺研究,2004(3):49.
    [10]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5.
    [11]Steven Lukes.Political Ritual and Social Inergration[J].Sociology,1975,9(2):291.
    [12]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83-584.
    [1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30.
    [1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32.
    [15]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7.
    [16]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7.
    [17]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18]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柳博赟,卢枕,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43.
    [19]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75.
    [20]凯特·纳什,阿兰·斯科特.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M].李雪,吴玉鑫,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16.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