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黄帝内经》理论应用“填培五脏”法治疗2型糖尿病初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邓小敏 ; 陈思华 ; 陈兰 ; 罗彪 ; 黄洁桦
  • 关键词:《黄帝内经》 ; 填培五脏 ; 2型糖尿病 ; 五味消渴方
  • 中文刊名:ZYJC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5-28
  • 出版单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年:2019
  • 期:v.25;No.273
  • 基金:2017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级科研项目(2017ZJ003)-五味消渴方浓缩丸的制备工艺及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 语种:中文;
  • 页:ZYJC201905038
  • 页数:2
  • CN:05
  • ISSN:11-3554/R
  • 分类号:121-122
摘要
2型糖尿病是常见慢性病之一,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消渴乃长期调摄失宜、肾元衰退、五脏亏损所致。首起多为一脏受累继而累及他脏,最后五脏俱虚。《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据此提出"五脏柔弱"为2型糖尿病的关键病机,从五脏论治2型糖尿病丰富了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辨证思路,治疗上以"填培五脏"为基本原则,自拟五味消渴方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施治过程中重点填培受累之脏,兼顾他脏,五脏并调,临床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引文
[1]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635.
    [2]单亮亮,邓小敏,郭超峰,等.邓小敏应用五味消渴方治疗糖尿病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5):631-633.
    [3]王定坤,陈广,陆付耳.《内经》“五味”理论浅析[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3,5(2):102-103.
    [4]赵红霞,汪文来,贾海骅,等.单味中药防治糖尿病的现代研究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1692-1694.
    [5]庞玉萍.绞股蓝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游离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4):960-963.
    [6]王璐,张红宇,王莉.乌梅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药理作用比较[J].中药材,2010,33(3):353-3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