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年间徽州小农家庭的日常生活管窥——以1929年王福祥所立流水《日就月将》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徐俊嵩 ; 郝晓丽
  • 关键词:民国 ; 徽州 ; 小农家庭 ; 排日账 ; 日常生活
  • 中文刊名:NOSE
  •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 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6-02-18 14:26
  • 出版单位:农业考古
  • 年:2016
  • 期:No.143
  • 语种:中文;
  • 页:NOSE201601013
  • 页数:7
  • CN:01
  • ISSN:36-1069/K
  • 分类号:74-80
摘要
社会史呼吁一种眼光向下的研究,但基层民众受教育水平较低,留下可供研究的资料甚少,这也为研究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增加了一定难度。王福祥所立《日就月将》排日账,详细记载了民国年间休宁小农家庭7个月中107天的日常生活。从中可以窥见民国时期徽州小农家庭的日常生活面貌、家庭收入、消费及其劳动分工的具体情况。
        
引文
[1](美)伊格尔斯(George G.Iggers)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2]黄志繁,邵鸿.晚清至民国徽州小农的生产与生活—对5本婺源县排日账的分析[J].近代史研究,2008,(2).
    [3]刘永华.小农家庭、土地开发与国际茶市(1838—1901)—晚清徽州婺源程家的个案分析[J].近代史研究,2015,(4).
    [4]王振忠.排日账所见清末徽州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婺源《农源欧阳起瑛家用账簿》抄本为中心[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2,(13).
    [5]刘伯山主编.徽州文书第三辑第七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弘治休宁志[M].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29史部·地理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7]民国歙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
    [8]康熙休宁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0.
    [9]王振忠.水岚村纪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目前排日账的研究成果有邵鸿、黄志繁:《19世纪40 年代徽州小农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介绍一份小农家庭生产活动日记簿》,《经济学家茶座》2003年第1期,第156 -159页;黄志繁、邵鸿:《晚清至民国徽州小农的生产与生活—对5本婺源县排日账的分析》,《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9-124页;王振忠:《明清以来的徽州排日账及其学术价值》,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编:《第二届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第34-49页;王振忠:《排日账所见清末徽州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婺源<农源欧阳起瑛家用账簿>抄本为中心》,《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3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07-127页;刘永华:《从“排日账”看晚清徽州乡民的活动空间》,《历史研究》2014年第5期,第162-171 页;《小农家庭、土地开发与国际茶市(1838—1901)—晚清徽州婺源程家的个案分析》,《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4期,第66-82页。
    2 排日账中有多条记录无法直接判断归属于何月,此结果是在笔者整理判断之后得出的结论。
    3 排日账记载的内容通常会有部分写在下一页,由于排日账的格式一致,排日账中散落几页丝毫不影响内容的完整,这也是下文考证散乱页排日账归属日期最大的一个难点。
    4 当时的传统,学生家要为先生提供膳食。
    5 其中有几天的记录是先生回馆开学,并未注明在馆还是在学生家用膳,此处归入先生在家用膳。
    6 采山和干灰,指徽州民间采石烧灰的一种传统生理。干灰,也就是石灰,这里指撒石灰。徽州多山,土壤多为酸性,因而适宜种茶。农业生产中,人们上山采石头烧石灰,在田中撒石灰不仅可以杀虫,也可以中和酸性土壤。参见王振忠:《水岚村纪事》,第71页。
    7 粉豆,疑指种豆,在笔者的家乡安徽无为,也用“粉黄豆”、“粉玉米”等词汇,“粉”类似于“种”。当然,地处皖中的无为离皖南的徽州有一定距离,这些俗语是否意义一样,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8 其中有些日常活动为当地俗语,笔者也曾求教当地一些学者,无奈现在休宁的俗语变化大,用的少,一些词语还是无法解读,如“捉田水”(或“斫田水”)等。
    9 黄志繁和邵鸿推断晚清至民国时期徽州小农的闲暇时间大概为30%左右。黄志繁、邵鸿:《晚清至民国徽州小农的生产与生活—对5本婺源县排日账的分析》,《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第12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