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再谈湖北方言的颤音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ore on the Trill in Hubei Dialects
  • 作者:苏俊波
  • 英文作者:SU Junbo;
  • 关键词:湖北方言 ; 颤音/闪音 ; “子”缀 ; 儿化
  • 英文关键词:Hubei dialects;;thrill/flap;;the suffix Zi子;;retroflex final
  • 中文刊名:FYZA
  • 英文刊名:Dialect
  •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5-24
  • 出版单位:方言
  • 年:2019
  • 期:v.41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鄂西北四省市过渡地带方言特点研究”(14BYY039);; 湖北省方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开放基金一般项目“鄂西北方言语法特点研究”(2014FYY007)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FYZA201902017
  • 页数:5
  • CN:02
  • ISSN:11-1052/H
  • 分类号:102-106
摘要
先前的研究多认为湖北方言的颤音是词缀"子"的轻声弱化。方言材料证实,儿化是汉语产生颤音、闪音的有效手段。本文认为,湖北方言的颤音是"子"缀与"儿"缀结合的结果。湖北方言的颤音应该是外来的,是历史上随着河南人口的迁入引进来的。
        Differing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according to which the trill in Hubei dialects is the result of the weakening of the neutral-toned suffix Zi 子,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retroflex final to be the productive source for trills and flaps in Chinese. The trill in Hubei dialect results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suffixes Zi 子 and Er 儿. It may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with the immigrants from He'nan province in the history.
引文
曹志耘、王瑛、刘娟 1989 费县方言纪略,《临沂师专学报》第4期
    陈卫恒 2010 儿化音对于单字音的影响——辉县、淇县方言卷舌声母的产生过程,《语言研究》第4期
    董绍克 1985 阳谷方言的儿化,《中国语文》第4期
    高兵、吴继章 2010 河北方言中与儿化有关的问题,《河北大学学报》第4期
    李巧兰 2012 汉语方言中儿化增音现象的成因探讨——以河北方言为例,《唐山学院学报》第4期
    李巧兰 2013 河北方言中的儿化增音现象及其分布情况,《保定学院学报》第4期
    李行杰 1997 胶南方言的儿化问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李宇明 1984 鄂豫方言中的颤音,《华中师院学报》第5期
    李宇明 1996 泌阳方言的儿化及儿化闪音,《方言》第4期
    刘海章 1992 荆楚颤音探源,《荆楚方言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海章、黄赛勤 1992 襄阳方言中的儿化与颤音,《荆楚方言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风如 1984 山东金乡话儿化对声母的影响,《中国语文》第4期
    马风如 2000 《金乡方言志》,(济南)齐鲁书社
    马克章 1990 偃师方言儿化初探,《开封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1 《孟县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钱永文 2006 莒县话儿化音节的结构,《甘肃高师学报》第4期
    钱曾怡等 1982 《烟台方言报告》,(济南)齐鲁书社
    苏新留 2002 明代流民成因新探——以明代河南为中心,《中州学刊》第3期
    太田斋[著]、傅根清[译] 1991 山东方言的“儿化”,《烟台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谭麟、王群生 1984 湖北方言里有颤音r,《荆州师专学报》第1期
    王群生 1987 湖北方言的颤音,《语言研究》第2期
    王群生 1992 荆沙方言的语法特点,《荆州师专学报》第1期
    谢书民 2004 商丘方言的儿化音变,《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徐通锵 1981 山西平定方言的“儿化”和晋中的所谓“嵌l词”,《中国语文》第6期
    张慧丽 2010 儿化中间音、特征扩展与F3的两种走势——偃师儿化与北京儿化之比较,《语言科学》第4期
    张晓静 2010 河北武邑方言的儿化韵,《衡水学院学报》第5期
    周继圣 1984 宜城话中的成音节颤音,《中山大学学报》第1期
    邹逸麟 1998 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学报》第4期
    赵元任 1939/1956 《钟祥方言记》,(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赵元任、丁声树等 1948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史语所专刊
    朱晓农 2008 说流音,《语言研究》第4期
    朱晓农、焦妮娜 2006 晋城方言中的卷舌边近音[?],《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
    (1)本文用例,一部分来自谭麟、王群生(1984)、周继圣(1984)、李宇明(1984)、王群生(1987)等,其他均为笔者调查所得。不一一注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