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无名艺术史研究”之滥觞:中外学者的汉唐陵墓考察著述论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Origin of the “Study of Anonymous Art Histor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brief comment on the investigation works of mausoleums of Han and Tang Dynasties by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 作者:刘渟
  • 英文作者:Liu Ting;
  • 关键词:无名艺术史 ; 陵墓研究 ; 田野考察 ; 理论与方法 ; 学术体系
  • 英文关键词:anonymous art history;;tomb research;;field investigation;;theory and method;;academic system
  • 中文刊名:NJY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Fine Arts & Design)
  • 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 年:2019
  • 期:No.181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青年项目《抗战时期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研究(1940-1944)》(13CZS070)的后期拓展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NJYS201901005
  • 页数:7
  • CN:01
  • ISSN:32-1008/J
  • 分类号:25-30+223
摘要
在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中,由学科之分类细化所应运而生的"无名艺术史"研究在民国具有重要的学科体系建构意义和方法论反思价值。本文从中外学者(足立喜六、色伽兰、朱偰、王子云)对汉唐陵墓田野调查的著述中,剖析古代陵墓的田野研究对无名艺术史研究草创期而言,在研究范畴、理论与方法、史学体系建构方面的学术贡献,为民国的无名艺术史研究找寻更多的实践案例,以期完善中国艺术史学理论体系。
        I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art history, the study of "Anonymous Art History" which emerged from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finement of discipline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and the value of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In this paper, from the writing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Adachi Kiroku, V. Segalen, Zhu Xie and Wang Ziyun)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ombs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academic contribution of field studies of ancient tombs to the study of anonymous art history in its initial period on research category, theory and method, and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system, and finds more practical cases for the study of anonymous Art histor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art history.
引文
[1]色伽兰.中国西部考古记[M].冯承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26-27.
    [2]王子云.汉代陵墓图考[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79.
    [3]足立喜六.长安史迹研究[M].王双怀、淡懿诚、贾云,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90.
    [4]何正璜.何正璜考古游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89.
    [5]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G]//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考古编一).北京:中华书局,2009:1.
    [6]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M].北京:中华书局,2015:19.
    [7]岑家梧.中国艺术论集[M].北平:考古学社,1949:101-102.
    [8]刘渟.论20世纪30、40年代无名艺术史的研究范式和价值取向[J].文艺研究,2017(11).
    (2)《唐陵考察日记》是1941-1943年间王子云率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考察陕西关中唐十八帝陵所写的田野考察日记,现收录于考察团成员何正璜(王子云夫人)的《何正璜考古游记》第154-200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
    (3)足立喜六考察陕西是在1906-1910年间,1907年他在陕西遇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受其影响,将自己在数理方面的专长运用于遗址的测量,结合文献考证,回国后于1926年完成他对陕西古迹的考察研究书稿。
    (4)朱偰对南京附近的实地考察,除了文章提到的该书之外,还著成《金陵古迹名胜影集》《金陵古迹图考》二书,并利用他在中央大学经济系任教之暑假期间赴北京实地摄影、测量,撰写了《元大都宫殿图考》《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北京宫阙图说》等书。
    (1)该次调查成果参见徐炳昶、常惠《陕西调查古迹报告》,《国立北平研究院院务汇报》1933年第4卷第6期,第14-15页。
    (2)滕固撰文《六朝陵墓石迹述略》,1935年6月10日完稿,原文载于《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编辑委员会编,1935年8月出版,另有《视察豫陕古迹记》对渭水古陵墓考察以日记方式进行记录,该文收录于滕固《征途访古述记》,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出版。
    (3)常任侠写了两篇论文,题目分别为:《重庆附近发见之汉代崖墓与石阙研究》、《整理重庆江北汉墓遗构纪略》。
    (1)色伽兰对四川汉代崖墓的研究主要参考此文献。
    (2)参见王子云《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
    (3)关于风格断代与体范流变梳理,在王子云的唐陵考察研究中体现最为明显。通过对关中唐陵石刻的实地考察,王子云将其分为初盛唐与中晚唐风格,认为初盛唐体现出一种刚健雄强的时代精神,而中晚唐则趋于柔媚萎靡之态。(另见王子云《中国美术遗产中的汉唐雕刻》,《美术》,1950年第5期。)
    (4)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摩尔根把人类文明的历程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社会三个阶段,而蒙昧社会和野蛮社会有分别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他的历史分期论以生产技术的进步为衡量标志,而在社会进步过程中文化进化论对世界观的作用是显然的,体现出文化进化论对社会演化的影响。
    (1)汤姆森在哥本哈根出版第一部明确阐述北欧古物三期论的著作是丹麦皇家博物馆的参观指南《北欧古物导论》(1836年)。这个以进化论为特征的古物分期学说是近代考古类型学的直接源头,也体现出进化论与考古类型学的天然渊源关系。
    (2)莫尔蒂耶将欧洲旧石器时代文化分为:舍利、阿舍利、莫斯特、奥瑞纳、梭鲁特、马格德林六个文化期。
    (3)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种族的文化变迁历史是一个传播的过程。从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以来,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中的传播论者以传播理论来解释文化的演变。
    (4)傅斯年在《旨趣》一文中说:“我们反对疏通,我们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两件事实之间,隔着一大段,把他们联络起来的一切涉想,自然有些也是多多少少可以容许的,但推论是危险的事,以假设可能为当然是不诚信的事。所以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置材料的手段。材料之内使他发见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5)之所以称之为“类型学阶段的研究方式”,是因为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文化”理论在西方考古学的成熟,考古学已经进入考古材料综合研究的理论阐释阶段,而中国当时还处于类型学探究的材料积累阶段。
    (1)参见王子云《对于国家美术博物馆设施之建议》,1937年5月第72期《政问周刊》。
    (2)邓福星分类中的民间艺术是指娱乐、装饰、器具、服饰等,虽包含器具,但他所称的器具是包含陶瓷、家具和生产工具类,非专指风俗用具。
    (1)例如通过分析唐代帝陵前石雕形态风格的演变过程,就可以管窥初盛唐向中晚唐过渡,由国力的盛衰而导致的雕刻风格的变化。换言之,通过分析艺术风格之流变,又可反推和印证历史进程的演变。王子云对汉唐,特别是唐代帝陵的研究便是以艺术而观国运的方法思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