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40年代的中国诗论图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Landscape of Chinese Poetic Theories in the 1940s
  • 作者:吴晓东
  • 英文作者:Wu Xiaodong;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Peking University;
  • 关键词:1940年代 ; 中国现代诗论 ; 诗学驳杂性和丰富性
  • 英文关键词:the 1940s;;Chinese modern poetic theory;;miscellaneousness and richness of poetics
  • 中文刊名:BDZ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6;No.311
  • 语种:中文;
  • 页:BDZK201901011
  • 页数:10
  • CN:01
  • ISSN:11-1561/C
  • 分类号:85-94
摘要
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战争语境贯穿了整个20世纪40年代,十余年间的诗学形态也与战争环境有一种内在的同构关系。抗战历史时段的中国版图被切割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个地域,也为40年代的诗学图景带来了多样性和复杂性。三个地区既分享了某种相似的历史氛围、诗学元素和理论特质,也同时表现出较大的诗学差异性,进而顺延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贯穿了整个1940年代的诗学历史。基于这种诗学取向的驳杂性和丰富性,本文的写作采取片论的方式,尝试聚焦"民族形式与大众化""抒情的放逐""诗的形象化""乡土抒情""长诗与史诗""新的综合""以肉体去思想"以及"诗人论"等具体议题,以期多方位地呈现40年代诗论的繁复图景。
        From the"July 7 Incident"in 1937 to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the context of war spanned the entire 1940 s. The poetic form of this decade also had an internal isomorphist relationship with the war environment.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the Chinese territory was cut apart into three regions,namely,the KMT-controlled area,the liberated area,and the Japan-occupied area. It also brought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to the poetic landscape of the 1940 s. The three regions shared some similar historical atmosphere,poetic elements and theoretical traits,and at the same time showed great differences in poetics,which lasted 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1945 and spanned the whole history of poetics in the 1940 s. Based on the miscellaneousness and richness of this poetic orientation,this paper adopts a piecemeal approach,trying to focus on such specific topics as"national form and popularization","unrestrained lyrics","poetic visualization","rural lyricism","long poems and epics","new synthesis","thinking with the body"and "theories on poets",so as to present the complex landscape of poetic theories in the 1940 s.
引文
(1)艾青:《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艾青全集》第三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138页。
    (2)譬如穆木天对于建立民族革命的史诗的吁求,见穆木天:《建立民族革命的史诗的问题》,《文艺阵地》1939年6月16日第3卷第5期。
    (1)胡风:《关于创作发展的二三感想》,《创作月刊》,1942年12月第2卷第1期。
    (2)萧三:《论诗歌的民族形式》,《文艺战线》1939年11月16日第1卷第5号。
    (3)孙望、雷石榆:《谈诗歌的大众化》,《中国诗坛》1938年5月20日第2卷第4期。
    (4)严辰:《关于诗歌大众化》,《解放日报》1942年11月2日。
    (5)王亚平:《论诗歌大众化的现实意义》,《文艺春秋》1946年第3卷第5期。
    (6)朱自清:《新诗杂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7)任钧:《谈谈诗歌写作》,《新诗话》,上海: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第143页。
    (1)徐迟:《抒情的放逐》,香港《星岛日报》1939年5月13日第8版副刊“星座”。
    (2)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香港《大公报·综合》1940年4月28日。
    (3)穆木天:《建立民族革命的史诗的问题》,《文艺阵地》1939年6月16日第3卷第5期。
    (4)陈残云:《抒情的时代性》,《文艺阵地》1939年11月16日第4卷第2期。
    (1)阿垅:《〈旗〉片论》,阿垅《人·诗·现实》,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72页。
    (2)阿垅:《〈锻炼〉片论》,阿垅《人·诗·现实》,第244页。
    (3)黄药眠的《论诗底美,诗底形象化》即与此话题构成呼应,见《诗创作》1942年10月30日第15期诗论专号。
    (4)胡风:《关于“诗的形象化”》,桂林《诗》1942年12月3卷5期。
    (5)胡风:《关于“诗的形象化”》,桂林《诗》1942年12月3卷5期。
    (6)本刊同人:《我们的广播(我们的呼吁)》,桂林《诗》3卷3期。
    (7)朱自清:《新诗杂话》,第26页。
    (1)南星:《松堂集》,北京:新民印书馆1944年版。
    (1)朱英诞:《一场小喜剧》,《中国文艺》1942年第5卷第5期。
    (2)朱自清:《新诗杂话》,第29页。
    (1)袁可嘉:《诗与晦涩》,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1946年11月30日。
    (2)楚天阔:《新诗的道路》,《中国公论》第3卷第6期。
    (3)艾青:《诗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4)默弓(陈敬容):《真诚的声音---略论郑敏、穆旦、杜运燮》,《诗创造》1948年第12辑。
    (1)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新传统的寻求》,天津《大公报》1947年3月30日。
    (2)袁可嘉:《批评与民主》,天津《民国日报·文艺》1948年5月17日。
    (3)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89页。
    (1)唐湜:《新意度集》,第105页。
    (2)唐湜:《诗的新生代》,《诗创造》1948年第1卷第8辑。
    (3)唐湜:《含咀英华》,《新意度集》,第211页。
    (4)唐湜:《沉思者冯至》。
    (5)唐湜:《穆旦论》,《中国新诗》1948年第4辑。
    (6)唐湜:《严肃的星辰们》,《诗创造》1948年第11辑。
    (7)唐湜:《手掌集》,《诗创造》1948年第9辑。
    (1)唐湜:《论意象》,《春秋》1948年第5卷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