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地方建设经费筹集途径述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Ways to Raise Funds for Local Construction in the Song Dynasty
  • 作者:祁琛云
  • 英文作者:QI Chen-yun;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enan University;The Inheritance of the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Coope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Henan Province,Henan University;
  • 关键词:宋代 ; 地方建设 ; 民众 ; 官员私捐 ; 官民共筹
  • 英文关键词:Song Dynasty;;local construction;;public donation;;official private donations;;officials and the public fund raising
  • 中文刊名:HND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 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4-28
  • 出版单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9;No.288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民间力量与地方建设研究”(14BZS022)阶段性成果;;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6GGJS-028)阶段性成果;; 河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宋代历史文化”培育计划(2019-CXTD014)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NDS201903010
  • 页数:12
  • CN:03
  • ISSN:41-1028/C
  • 分类号:75-86
摘要
两宋时期,受财政中央化的影响,地方财政持续紧张,由官方提供的有限经费难以维持地方建设之需,于是就形成了由政府调拨、民众献、官员私捐及官民共筹等构成的多元化经费筹集途径。自北宋中期以后,随着地方财政状况不断恶化,来自官方的经费支持逐渐减少,广大民众及士大夫的个人助成为水利、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经费来源。多元化筹资途径有效地填补了官方资金的不足,在短期内保证了建设资金的充盈,但这也反映出宋代地方建设经费筹集的非制度化。无论是民众助建还是官员私捐,都掺杂着很多人为因素,建设工程因人而兴、以人而废的情况很普遍。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地方建设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给民间势力介入和把持地方事务造成了可乘之机。
        The Song Dynasty,under the influence of fiscal centralization,local finances continued to be tight,and it was difficult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provide funds with the limited funds provid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Therefore,a multi-dimensional system consisting of government allocations,donations from the public,private donations from officials,and officials and the public raise funds was formed.Since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with the deterioration of local financial conditions,th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has gradually decreased.Individual donations from the general public and scholar bureaucrats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s of funds fo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uch as water conservancy and bridges.Diversified financing channels effectively filled the shortage of official funds and ensured the filling of construction fund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However,it also reflected the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of local construction fund raising in the Song Dynasty.Both the public assistance and the private donations from officials were misleading.A lot of human factors have caused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o flourish,and it is common for people to be abolished.To a large extent,this situation has constraine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local construction,and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d an opportunity for civil forces to intervene and control local affairs.
引文
(1)吴琦《:明清地方力量与地方社会·序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
    (2)祁琛云:《宋代的民间力量及其在地方建设中的贡献》,《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5期。
    (3)陆敏珍:《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廖寅:《宋代两湖地区民间强势力量与地域秩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郭艳艳:《宋代地方官学建校资金来源探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宋燕鹏:《南宋地方桥梁的修建与士人参与》,《山西师大学报》,2013年第1期;《南宋地方官学的修建与士人参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孙垂利:《从在水利事业中的作用看宋代的民间力量:以江南地区为中心考察》,《井冈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张俊飞:《宋代江南地区水利建设经费来源讨论》,《宁波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1)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36页。
    (2)苏轼:《与张君子》,《苏轼文集》卷55,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48页。
    (3)陈次升:《上徽宗奏论常平司钱物》,《谠论集》卷2,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4)晁公遡:《上汪制置应辰札子》,《嵩山集》卷35,四库全书珍本二集。
    (5)崔敦礼:《代平江守题御札奖谕碑》,《宫教集》卷1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4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8368页。
    (7)孙应时:《贺张运使简》,《烛湖集》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楼钥:《朝请大夫致仕王君墓志铭》,《攻愧集》卷107,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842页。
    (9)陈宓:《与邹给事应龙札》,《龙图陈文公集》卷11,清钞本。
    (10)徐幵:《重建婺源县丞厅记》,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65,民国十四年刻本。
    (11)赵恺:《开东湖事宜状》,《宝庆四明志》卷12,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5150页。
    (12)袁燮:《江阴尉司新建营记》,《絜斋集》卷9,丛书集成初编本。
    (13)胡朝颖:《重修百丈桥记》,嘉靖《淳安县志》卷15,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14)苏轼:《乞赐度牒修廨宇状》,《苏轼文集》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42页。
    (15)梁该:《重建德生桥记》,民国《东莞县志》卷90,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16)高定子:《重修儒学记》,同治《宜黄县志》卷45,同治十年刻本。
    (1)梁庚尧:《南宋的农村经济》,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39,元祐五年三月辛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572页。
    (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1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8030页。
    (4)王钦若:《修孔庙状》,万历《兖州府志》卷51,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5)孙弼:《孟子墓碑记略》,万历《兖州府志》卷8,万历元年刻本。
    (6)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4之3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056页。
    (7)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62之6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982页。
    (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73,元祐元年三月辛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033页。
    (9)邵权:《越州重修山阴县朱储斗门记》,嘉庆《山阴县志》卷27,嘉庆八年刻本。
    (10)范栋:《重修儒学碑记》,乾隆《西安府志》卷20,乾隆十四年刻本。
    (11)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7之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6142页。
    (12)刘宰:《真州居养院记》,《漫塘文集》卷20,民国嘉业堂丛书本。
    (13)何嗣昌:《迁创龙泉县水北城治记》,同治《遂川县志》16,同治十二年刻本。
    (14)曾巩:《齐州北水门记》,《曾巩集》卷19,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09页。
    (15)孔武仲:《信州学记》,王遽編:《清江三孔集》卷1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王宾:《赵公塘记》,永乐《乐清县志》卷6,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17)冯时行:《罗城记》,程遇孙辑:《成都文类》卷2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范处义:《连州迁学记》,同治《连州志》卷10,同治九年刻本。
    (2)叶适:《绩溪县新开塘记》,《水心先生文集》卷9,四部丛刊本。
    (3)魏了翁:《眉州新修口颐堰记》,《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40,四部丛刊本。
    (4)魏了翁:《绵竹县湖桥记》,《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44,四部丛刊本。
    (5)高斯得:《淳安县修狱记》,《耻堂存稿》卷4,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6)方杍:《长洲县重建丞厅记》,钱榖:《吴都文粹续集》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黄士特:《重建长洲簿厅记》,钱榖:《吴都文粹续集》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魏了翁:《长宁军贡院记》,《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40,四部丛刊本。
    (9)俞建:《仙居县重修尉厅记》,林表民:《赤城集》卷4,弘治十年刻本。
    (10)黄震:《赵奉议墓志铭》,《黄氏日抄》卷9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王谦之:《临海县狱记》,林表民:《赤城集》卷7,弘治十年刻本。
    (12)楼钥:《建宁府紫芝书院记》,《攻愧集》卷5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964页。
    (13)王元春:《邵州迁学记》,嘉庆《邵阳县志》卷34,嘉庆二十五年刻本。
    (14)余炁:《容县学记》,汪森编:《粤西诗文载》卷2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常挺:《凿泮池记》,民国《连江县志》卷21,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2)魏了翁:《镇江府教授徐君墓志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77,四部丛刊本。
    (3)袁燮:《韶州重修学记》,《絜斋集》卷10,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4)黄子信:《长泰东溪路记》,万历《漳州府志》卷24,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5)刘德秀:《观巷堤记》,雍正《江西通志》卷12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郑应大:《修通济桥记》,民国《连江县志》卷5,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7)刘克庄:《潮州修韩文公庙》,《刘克庄集笺校》卷91,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856页。
    (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4,仁宗天圣四年八月丁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419页。
    (9)脱脱:《王安石传》,《宋史》卷327,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541页。
    (10)脱脱:《陈襄传》,《宋史》卷321,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421页。
    (11)李清馥:《县令杨彦侯先生汝南》,《闽中理学渊源考》卷1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梁庚尧:《南宋的农村经济·前言》,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页。
    (13)林文勋,谷更有:《唐宋乡村社会力量与基层控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14)林文勋:《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2期。
    (15)杨亿:《南津桥记》,乾隆《奉新县志》卷12,乾隆十五年刻本。
    (16)林季仲:《温州乐清县学记》,《竹轩杂著》卷6,清光绪刻本。
    (1)江湘:《济川桥记》,同治《重修上高县志》卷13,同治九年刻本。
    (2)郑霖:《重修昆山塘记》,嘉靖《昆山县志》卷15,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3)章岘:《重开顾会浦记》,绍熙《云间志》卷下,宛委别藏本。
    (4)江溥:《通济桥记》,光绪《开化县志》卷12,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5)张瀚:《重建宁德县儒学记》,乾隆《宁德县志》卷2,乾隆四十六年刻本。
    (6)郑汝谐:《永济桥记》,雍正《浙江通志》卷3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方逢辰:《青溪县修学记》,《蛟峰文集》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沈与求:《湖州德清县重修孔子庙碑》,《沈忠敏公龟谿集》卷11,四部丛刊本。
    (9)贾洋:《雷州府修学记》,道光《广东通志》卷141,道光二年刻本。
    (10)蔡戡:《中大夫致仕朱公墓志铭》,《定斋集》卷15,丛书集成续编本。
    (11)楼观:《台州增造贡院记》,林表民:《赤城集》卷6,弘治十年刻本。
    (12)汪齐:《平政桥记》,嘉庆《旌德县志》卷9,民国十四年刻本。
    (13)罗汝楫:《重建兜率寺记》,《严陵集》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房芝:《重修武侯桥记》,民国《剑阁县续志》卷9,民国十六年铅印本。
    (15)袁枢:《万石桥记》,嘉靖《建宁府志》卷20,嘉靖二十年刻本。
    (16)边明:《重建慧聚寺大佛宝殿碑记》,道光《昆新两县志》卷10,道光六年刻本。
    (1)王瑞安,魏千忠:《开封宋代繁塔》,《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6年卷。
    (2)黄宽重:《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历史研究》,2005年第4期。
    (3)张俊飞:《宋代江南地区水利建设经费来源讨论》,《宁波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
    (4)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1)潘梦旗:《重建夏侯桥记》,钱榖:《吴都文粹续集》卷3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王遂:《重造十桥记》,康熙《建宁府志》卷42,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3)潘梦旗:《重建夏侯桥记》,钱榖:《吴都文粹续集》卷3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苏简:《重修板桥记》,吴师道编:《敬乡录》卷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真德秀:《上饶县善济桥记》,《西山文集》卷25,四部丛刊本。
    (6)蔡戡:《州县科扰之弊札子》,《定斋集》卷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页。另外,《桥记》资料本身的局限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分析的准确性。由于一般只有大型桥梁工程会留下记文,大量不知名的、小型的桥梁建造过程则极少有专门的文字记录,仅依据《桥记》资料的统计会漏掉大量的建设项目。以福建路为例,上述建立在《桥记》资料基础上的统计显示,该路在宋代只有15处桥梁建设工程。但据杨文新的统计,在宋代,仅僧徒在福建路参与建造的桥梁就多达127座。(杨文新:《宋代僧徒对福建桥梁建造的贡献》,《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两组数据相差很大。因此,基于《桥记》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只能做到相对准确。不过由于那些未纳入《桥记》资料的小型建设工程基本都是由民众自发建造的。因此,这样的统计虽然不够精确,但并不会影响我们关于民众集资作为宋代桥梁建设最主要筹资途径的基本论断。
    (2)罗志田:《地方的近世史:“郡县空虚”时代的礼下庶人与乡里社会》,《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5期。
    (1)黄纯艳,刘云:《中国财政通史·宋辽西夏金元财政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在两宋国家财政支出预算中,并没有关于地方公共设施建设的经费,而金、元时代均有这方面的财政预算。
    (2)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