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延安方言庄章组读舌面音[t? t?~h ?]的讨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C Zhuang 庄 and Zhang 章 Groups are Pronounced as[t? t?~h ?] in Yan'an Dialects,Shaanxi Province
  • 作者:孙建华
  • 英文作者:SUN Jianhua;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关键词:延安方言 ; 知庄章 ; 合流 ; 舌面音
  • 英文关键词:Yan'an dialects;;MC Zhuang 庄 and Zhang 章 groups;;to merge;;dorsum[t? t?h ?]
  • 中文刊名:XYSF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4;No.19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8XYY005)
  • 语种:中文;
  • 页:XYSF201903010
  • 页数:5
  • CN:03
  • ISSN:61-1410/G4
  • 分类号:46-50
摘要
中古知庄章组在今延安方言里主要读[ts ts~h s z][t?t?~h ??]■[t?t?~h ??][pf pf~h f v]五组声母,其中前两组为无标记性读音,后三组是中古知系在今合口呼韵前演变的结果。此外,中古庄章组在今延安部分方言里读舌面音[t?t?~h ?],是中古知庄章组合流为舌面音[t?t?~h ?]这一历史音变的残存形式,目前处于消变的过程中。
        MC Zhi 知,Zhuang 庄 and Zhang 章 groups are pronounced mainly as the five types [ts ts~h s z][t? t?~h ? ?]■[t? t?~h ? ?][pf pf~h f v]in modern Yan'an dialects, among which the former two are unmarked, the latter three are the pronunciation of MCZhi 知 group in front of Hekouhu 合口呼finals.In addition,there exist the phenomenon that MCZhuang 庄 and Zhang 章 groups are pronounced as [t? t?~h ?] in some of Yan'an dialects,which are the remnant forms of historical phenomenon,i.e.MCZhi 知,Zhuang 庄 and Zhang 章 groups merged into one and are pronounced as [t? t?~h ?]. This remnant form has been in the process of dying out.
引文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语言地图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温端政,侯精一.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3]王临惠.汾河流域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流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邢向东,王临惠,张维佳,等.秦晋两省沿河方言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邢向东.神木方言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李建校.陕北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7]邢向东,王兆富.吴堡方言调查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4.
    [8]张志敏.内蒙古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
    [9]白涤洲,调查;喻世长,整理.关中方音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院,1954.
    [10]张成材,朱世奎.西宁方言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11]高葆秦,林涛.银川方言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
    [12]刘静.陕西关中东府五县市方言志[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乔全生.现代晋方言与唐五代西北方言的亲缘关系[J].中国语文,2004(3):262-266.
    [14]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15]钱乃荣.当代吴语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6]麦耘.从中古后期—近代语音和官客赣湘方言看知照组[J].南开语言学刊,2010(1):15-30.
    [17]罗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8]黄淬伯.唐代关中方言音系[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9]龚煌城.西夏语言文字研究论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0]李范文.宋代西北方音——《番汉合时掌中珠》对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本文调查的59个方言点为延安13个区县的老户话,即世居当地三代(或以上)的土著所操的口音。
    (1)[ts?ts??s?z?]音值下方的附加符号(小方框)表示具有舌叶性,这组音兼具舌尖和舌叶性质,可称为“舌尖兼舌叶音”(麦耘《汉语方言中的舌叶元音和兼舌叶元音》,载于《方言》2016年第2期,第129-143页)。中古知庄章组在今延安南部方言的合口呼韵前发生了方向相反的两项音变——“舌叶化”和“唇齿化”,其中读音类型[ts?ts??s?z?][t?t????]代表了舌叶化演变进程中的不同阶段,[pf pf?f v]是唇齿化演变的结果。声母[ts?ts??s?z?][t?t????][pf pf?f v]及“舌叶化”“唇齿化”音变详见孙建华《延安方言知系合口的读音类型及其演变》,载于《方言》2018年第1期,第105-114页。
    (1)作者特别强调应区分中古前期和中古后期,庄、章组着眼于中古前期,是两套不同的声母;照二、照三是中古后期的概念,是同一声母类型,区别在于韵母的介音,其中的二等、三等指等韵图的二等、三等,而不是《切韵》的二等韵、三等韵。因此,古代的“照组”或“庄章组”两个概念虽然外延等同,但内涵有别。
    (2)西夏人仿汉语三十六字母的体例,撰写了西夏语大型韵书《同音》。该书把西夏语声母分为九品:一品重唇音,二品轻唇音,三品舌头音,四品舌上音,五品牙音,六品齿头音,七品正齿音,八品喉音,九品来日音。李范文指出,西夏语声母实际上无轻唇音和舌上音,来日音可合并于其他各品,因此所谓九品实际上只是六品。他据汉文注音拟测了汉字对音材料《掌中珠》的西夏语声母系统,其中塞擦音为[ts t?]两套,分别对应齿头音和正齿音。
    (1)这里的层次主要指因方言接触而产生的读音层。
    (2)由于历史原因,绥德在近代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享有较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其方言也获得了相应的权威性,对周边各地方言曾产生重要的影响。绥德的历史行政沿革可参看黑维强《绥德方言调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