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布依族婚姻文化研究述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谭厚锋 ; 罗丽娜
  • 关键词:布依族 ; 婚姻文化 ; 研究综述
  • 中文刊名:YWHL
  • 英文刊名:Tribune of Education Culture
  • 机构:贵州民族大学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7-12-15
  • 出版单位:教育文化论坛
  • 年:2017
  • 期:v.9;No.50
  • 基金: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研究发及产业孵化”项目《布依族消费民族志》(2014)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YWHL201706013
  • 页数:8
  • CN:06
  • ISSN:52-5031/G4
  • 分类号:56-63
摘要
婚姻文化是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主题。婚姻文化是每一个民族的众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文化之一。毫无疑问,婚姻文化也是布依族众多文化事项中极其重要的因子之一。布依族发源于中国,是一个主要分布于中国贵州、云南和四川三省以及越南北部的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且特色鲜明的跨国民族。鉴于搜集资料与篇幅的局限,本文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布依族恋爱习俗、婚姻习俗及其变迁、婚姻与女性、婚姻习惯法和族际通婚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为布依族婚姻文化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拓展作些基础性铺垫。
        
引文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贵州省布依族婚姻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
    [2]龚佩华,史继忠.布依族婚姻试析[J].贵州民族研究,1981(3):46-51.
    [3]杨昌儒.论布依族“浪哨”文化的演进[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S1):4-8.
    [4]马启忠.布依族婚姻习惯的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1982(3):103-108.
    [5]刘达成.云南布依族的婚姻[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1):67-68.
    [6]杨健吾.发展中的变迁——四川宁南县西瑶乡拉落村布依族调查[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36.
    [7]邓国城.浪哨:一个民族的情感记忆[J].文化月刊,2012(6):54-55.
    [8]张俊.浪哨习俗在布依族文化发展中的传承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50-52.
    [9]汛河.布依族的婚俗[J].贵州文史丛刊,1981(3):116-121.
    [10]布依族简史编写组.布依族简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11]王伟.布依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1991.
    [12]黄义仁.布依族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13]韦廉舟编著.布依族、苗族风土志稿[M].1981:1.
    [14]郝时远.镇宁县布依族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04.
    [15]莫俊卿.扁担山布依族的“戴假壳”风俗——论母权制与父权制的斗争[J].贵州民族研究,1981(1).
    [16]伍隆萱.文化交流与布依族的“不落夫家”习俗[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3):55-60.
    [17]陈明媚.论布依族妇女“不落夫家”婚俗的文化内涵[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08-111.
    [18]李君怡.布依族“不落夫家”婚俗试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0(3):102-104.
    [19]王芳礼.对《扁担山布依族的“戴假壳”风俗》一文的意见[J].贵州民族研究,1981(4):106-107.
    [20]王泽兰.驳所谓“不落夫家”[A].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学研究(之五),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10.
    [21]吴文定.布依族“舅权”习俗的当代价值[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1):71-74+148.
    [22]吴文定.布依族婚俗中的舅权[J].大家,2012(10):81-82.4.
    [23]韦启光.布依族文化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24]罗剑.毕节地区布依族[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25]刘广龙.情韵馥郁的福泉布依族婚嫁习俗[J].贵州文史丛刊,1992,04:145-147.
    [26]吴文定.布依族婚姻礼仪[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2(5):53-56.
    [27]云南民族学会布依学研究委员会.云南河口布依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
    [28]贵州省布依学会,安顺地区民委.布依学研究之四[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
    [29]王兰圃.布依族婚俗应进行改革[J].社会,1984(1):27-29.
    [30]韦国民.试论布依族婚姻家庭状况及其发展趋势[J].布依学研究,1991(1):307-312.
    [31]张明仙.文化视野中的罗平布依族当代婚姻变迁——以云南省罗平县鲁布革乡木纳村婚姻状况调查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5):79-82.
    [32]杨燕.现代化进程中布依族婚姻家庭变迁[D].贵阳:贵州大学,2009.
    [33]李应斌.罗平多依村布依族婚姻家庭的变迁[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3(5):51-55.
    [34]刘洁.论布依族妇女婚姻状况的变化及其原因[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52-54.
    [35]肖毓.从布依族婚俗看布依族妇女的婚恋观[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36]刘洁.布依族妇女婚姻状况改变的意义[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23-25.
    [37]周相卿.册亨县者述村布依族婚姻习惯法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6):35-44.
    [38]周相卿.规模村布依族习惯法调查与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14.
    [39]周相卿,杨章桥,张姝.龙泉寨当代布依族婚姻习惯法调查与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3):21-25.
    [40]周相卿,史炜灿.当代关口寨布依族习惯法传承与变迁问题民族志[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0-24.
    [41]周相卿,朱微.惠水上黄寨布依族传统婚姻礼俗与习惯法规范[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1):76-81.
    [42]王倩.贵州布依族婚姻习惯法及其当代变迁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43]赵霖.婚姻立法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态度解析——以布依族婚俗变迁及法律调整为个案[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81-186.
    [44]赵霖.唯物史观视野下布依族婚姻习俗与婚姻立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45]陆先勇.黔南布依族婚姻习惯法及其当代变迁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4.
    [46]苟爽.关于族际通婚的研究与思考:以贵州惠水布依族为例[J].民族史研究,2010(5).
    [47]杨元丽,王顺松.从族际通婚看少数民族关系——以月亮河流域布依族为例[J].民族论坛,2015(6):35-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