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18年7月24~25日兴安盟暴雨天气过程中不同时段强降水成因解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徐青竹
  • 关键词:兴安盟 ; 暴雨 ; 台风 ; 触发机制
  • 中文刊名:JNYZ
  •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of Jilin
  • 机构:兴安盟气象局;
  • 出版日期:2019-05-13
  • 出版单位:吉林农业
  • 年:2019
  • 期:No.452
  • 语种:中文;
  • 页:JNYZ201911088
  • 页数:1
  • CN:11
  • ISSN:22-1186/S
  • 分类号:108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18年7月24~25日兴安盟的一次大范围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共分为两个强降雨阶段,不同阶段的影响系统、降水性质和触发机制均有所差异。24日白天北部强降雨带的影响系统是500h Pa高空槽,且对流性质明显,强降雨的触发机制的对流层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24日夜间盟南部的强降雨带主要是由台风以及其减弱后的气旋环流造成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效率大、对流性弱的特点,该阶段的强降雨是由高温高湿的大气配合台风外围环流造成的强烈上升运动共同作用造成的。
        
引文
[1]孙荣宇.2014年夏季内蒙古东部一次对流暴雨成因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2):50-52.
    [2]顾润源.内蒙古自治区天气预报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