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罗明坚《中国地图集》在西方汉学史上的重要贡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Michele Ruggieri's Atlante della Cina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Sinology
  • 作者:张西平
  • 英文作者:ZHANG Xi-ping;
  • 关键词:罗明坚 ; 西方汉学 ; 地图
  • 英文关键词:Michele Ruggieri;;sinology;;map
  • 中文刊名:XZX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 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1-10
  • 出版单位: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No.119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116)
  • 语种:中文;
  • 页:XZXY201901015
  • 页数:9
  • CN:01
  • ISSN:11-4054/D
  • 分类号:125-133
摘要
系统梳理西方地图史上关于中国地图的发展历程,并将罗明坚所绘制的《中国地图集》放入西方的中国地图绘制历史中加以评价,阐明其学术贡献。同时对《中国地图集》的底本以及《中国地图集》绘制中所涉及的相关材料进行综合研究。
        Based on orde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bout Chinese map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maps systematically and putting Atlante della Cina drawn by Michele Ruggieri into the Western history of the mapping of China for evaluation,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his academic contribution and simultaneously mak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ster copy of Atlante della Cina and relevant materials involved in it.
引文
[1]曼斯谬·奎尼,米歇尔·卡斯特诺威.天朝大国的景象:西方地图中的中国[M].安金辉,苏卫国,译,汪前进,校.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5.
    [2]本卡尔迪诺(Filippo Bencardino).15-17世纪欧洲地图学对中国的介绍[J].文化杂志,1998(春季号):11.
    [3]黄时鉴.巴尔布达《中国新图》的刊本、图形和内容[M]//黄时鉴文集:第3卷.上海:中西书局,2011:261.
    [4]大明国图志:罗明坚中国地图集[M].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2012:13.
    [5]洛佩斯(Lopes Fernando Sales).罗明坚的《中国地图集》[J].文化杂志,1998(34):6.
    [6]卢西亚诺·佩特奇.罗明坚地图中的中国资料[J].文化杂志, 1997(10):18.
    [7]宋黎明.中国地图:罗明坚和利玛窦[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3):112-119.
    [8]罗渔.利玛窦书信集:下[M].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
    [9]麦克雷,才常慧.罗明坚:“中国简介”和“中国天主教教义释义”,1582年[J].国际汉学,2016(3):60-83.
    (1)参见HENRY YULE.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being a collection of medieval notices of China[M]. London,1866Vol.I;戈贷司.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M].耿异,译.北京:中华书局,1987:29;31-32;44;裕尔.东域纪程录丛[M].考迪埃,修订,张绪山,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155-157.
    (2)北堂藏书号2355号、2356号则是此书的1595年版本,参阅Catalogue of the Pei-T'ang Library, p 688.
    (3)参阅(意)本卡尔迪诺(Filippo Bencardino):《15-17世纪欧洲地图学对中国的介绍》,第6版。1606年欧洲所绘制的第一张中国地图“Hondius Model”由Mercator-Hondius Atlas编辑,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参阅周敏民编《地图中国》(China in European Maps:A Library Special Collection),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2003。
    (1)参见黄时鉴:《巴尔布达〈中国新图〉的刊本、图形和内容》,第261页。参阅吴莉苇:《欧洲近代早期的中国地图所见之欧人中国地理观》,载《世界历史》,2008年第6期。
    (2)Eugenio Lo Sardo:II primo Atlante della Cina dei Ming. Un inedito di Michele Ruggieri, in Bollettino della SocietàGeografica Italiana,1989.
    (3)Eugenio Lo Sardo:Atlante della Cina di Michele Ruggieri S.J.参阅Song Liming, Maria Luisa Giorg Trascrizioni della tavole descrittive di Michele Ruggieri,pp 61-120;“Nota All'identificazione dei toponomi dellle carte del Ruggieri”,pp121-122.
    (4)美国汉学家波列斯瓦夫·什钦希尼亚克(Boleslaw Szczesniak)认为,这些来自罗马档案的地图并不真正出于罗明坚之手,他认为罗明坚本人也并非出色的绘图师,那些地图应该只是由利玛窦在1590年送到了罗马。虽然最后一份罗明坚手写档案上的日期的确标明是1606年,但那只是一个“最迟日期”(terminus ante罗明坚卒于1607年)。有两种可能:地图集由罗明坚绘制并带回欧洲;地图集由利玛窦绘制并寄往欧洲,而后由罗明坚在意大利保管并校订,直到1607年罗明坚在意大利逝世。参阅麦克雷:《罗明坚的中国研究》,载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主编的《西学东渐与东亚近代知识的形成和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9页。
    (5)在这里笔者所采用的译文是由麦克雷教授从意大利文翻译成英文,而后又由汪前进等翻译成的中文译本。
    (1)Eugenio Lo Sardo:Atlante della Cina di Michele Ruggieri S.J.
    (2)参见《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1)Eugenio Lo Sardo:Atlante della Cina di Michele Ruggieri S.J.
    (2)参见麦克雷:《罗明坚的中国研究》,载《西学东渐与东亚近代知识的形成和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3)应为5罗马里。
    (4)参见(葡)洛佩斯(Lopes Fernando Sales):《罗明坚的〈中国地图集〉》第5页。
    (1)参见麦克雷:《罗明坚的中国研究》,载《西学东渐与东亚近代知识的形成和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2)汪前进《罗明坚编绘〈中国地图集〉所依据中文原始资料新探》,宋黎明:《中国地图:罗明坚和利玛窦》,均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参阅姚京明、郝雨凡主编:《罗明坚〈中国地图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2014年。
    (3)参阅(意)达仁理著,文铮译:《利玛窦与〈四书〉拉丁文译本——从史学传统到新的研究》,载《国际汉学》总第4期,2015年。罗莹:《耶稣会士罗明坚〈中庸〉拉丁文译手稿初探》,载《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42期,2015年。
    (4)Jap.Sin. I 198.
    (5)Jap.Sin.101I;Jap.Sin.101II.
    (6)洪业:《洪业论学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在该书中报道了1935年《北京天主教会通报》说当时在罗马发现了利玛窦1588年绘制的中国地图一幅,用拉丁文译注。
    (7)关于罗明坚的这本著作在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有不同的版本,一种是《新编天竺国天主实录》(Jap-Sin I,189),另一种是《天主实录》(Jap-Sina I,190)。两种版本在装帧、署名和内容上都有些差别,参阅《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第2册《圣教天主实录》;钟鸣旦、杜鼎克编《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1册《天主圣教实录》;黄兴涛、王国荣编《明清之际西学文本50种重要文献汇编》第1册《天主实录》;宋黎明:《神父的新装:利玛窦在中国(1582-1610)》第32-33页;(美)夏伯嘉:《利玛窦:紫禁城里的耶稣会士》,第99-102页;(法)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另一种说法认为《圣教天主实录》这本书是罗明坚在一名福建秀才的帮助下从拉丁文翻译而成的。“在天主的名义下,罗明坚在肇庆出版了第一个中文天主教宣传品《祖传天主十诫》。同样在天主的名义下,罗明坚也在肇庆出版了第一本中文天主教著作《天主实录》,他为《天主实录》准备了四年时间。早在1581年他在澳门用拉丁文写作了一个教理问答,后在肇庆一个福建秀才的帮助下完成了翻译工作,取名《天主实录》,在王泮的鼓励与首肯下,1584年年底问世。”载宋黎明著《神父的新装:利玛窦在中国:1582-1610》,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1-32页。
    (1)汪前进《罗明坚编绘<中国地图集>所依据中文原始资料新探》,载《北京行政学院报》2013年第3期。论文中汪前进列出了整个广东省的文字对照,因篇幅所限,这里仅引用了其中部分内容。
    (1)“1581年,罗明坚写了一本拉丁文的传教著作,他将它叫做《问答集》。他的几个翻译将这本书译成了中文。虽然范礼安在1582年指示罗明坚出版这本书,但它还是仅仅以手稿的形式流传。1584年的夏天和秋天,一位从福建来的,曾接受过利玛窦在信仰上指导的秀才,在利玛窦的帮助下,将该书从头至尾翻译完,并在文字上做了润饰。这是利玛窦第一次为了寻找恰当的中文词汇来表达天主教思想而绞尽脑汁的经历。”(美)邓恩著,余三乐译:《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罗马国家图书馆所藏拉丁文《天主实录》的封面上,有罗明坚献给教皇格里戈里奥十四世(Gregorio XIV)的题签,中央从上往下则是“仁、仪、礼、知、信”五个汉字及其拼音和翻译,这五个汉字为中国人题写,与上述三幅地图中的中文似出自同一人之手,此人无疑是罗明坚在罗马绘制中国地图集的重要助手之一。”参阅《宋黎明《中国地图:罗明坚和利玛窦》,载《北京行政学院报》2013年第3期。
    (1)宋黎明《中国地图:罗明坚和利玛窦》;宋黎明:《评〈大明国图志:罗明坚中国地图集〉》,载《文化杂志》,2014年第92期,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详细分析。
    (2)参阅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参阅萨安东《罗明坚在欧洲》,载《大明国图志:罗明坚中国地图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201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