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相关因素的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年龄、屈光状态以及性别是否是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年龄不同分为<60岁,60~70岁,>70岁组;根据屈光状态分为<-1.00 D,[-1.00 D,+1.00 D],>+1.00 D组;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女性两组,统计分析各个类别每个时间段内发生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情况。结果不同年龄组同一时间段内,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屈光状态组同一时间段内比较,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别组比较,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不同年龄、屈光状态、性别能够影响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
        
引文
[1]李琪,严宏.辅助性药物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研究进展.眼科新进展,2010,(12):1192-1195.
    [2]周黎纹,吴星伟.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患者后极部视网膜劈裂分析.临床眼科杂志,2015,(5):398-400.
    [3]唐东永,谭少健,梁皓,等.Bigbag人工晶状体应用于高度近视白内障眼玻璃体后脱离的临床观察.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3):50-53.
    [4]付中静.白内障手术并发玻璃体后脱离.眼科新进展,2008,(11):837.
    [5]符敏,吴伟,唐罗生,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视网膜光凝术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变化.眼科新进展,2014,34(11):1038-1041.
    [6]Ki?ováN,Bertelmann T,Irle S,et al.Evaluation of a posteriorvitreous detachment:a comparison of biomicroscopy,B-scan ultrasonography and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to surgical findings with chromodissection.Acta Ophthalmol,2012,90(4):e264-268.
    [7]杨晓然,邵东平,梁雪芬,等.OCT在无症状的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诊断中的价值.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596-597.
    [8]詹冬梅,哈玲芳,李娜,等.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联合手术治疗的应用.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0):879-8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