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经济波动:一个马克思主义RBC模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conomic Fluc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Reproduction:A Marxist RBC Model
  • 作者:乔晓楠 ; 王璟雯
  • 英文作者:Qiao Xiaonan;Wang Jingwen;School of Economics,Nankai University;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China Economy;
  • 关键词:社会再生产 ; 经济波动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RBC模型
  • 英文关键词:Social Reproduction;;Economic Fluctuation;;Marxism Political Economics;;The RBC Model
  • 中文刊名:NKJJ
  • 英文刊名:Nankai Economic Studies
  • 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2-22
  • 出版单位:南开经济研究
  • 年:2019
  • 期:No.205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际分工体系重塑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政治经济学研究”(14BJL04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南开大学)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NKJJ201901001
  • 页数:22
  • CN:01
  • ISSN:12-1028/F
  • 分类号:5-26
摘要
本文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RBC模型,并以此来探讨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经济周期特征。研究发现,两大部类的技术进步冲击对劳动配置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截然不同。任何一个部类的技术进步都将引导劳动更多地配置于该部类之中,同时也将改变两大部类的产出量,并进一步引发社会再生产结构的变化。伴随着上述过程,两大部类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价值总量、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相应变动。此外,本文还对反映剥削程度的劳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发现劳资关系的变化将显著改变经济周期在波动性、协动性以及粘持性等方面的特征。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arxist RBC model,based on absorbing the Optimal Economic Growth Theory of Marxism,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nomic cy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reproduction. The research presents that the impact of the Two Major Categorie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the allocation of labors and economic fluctuations is different.Whichever of the Two Major Categories achieve technical progress will lead much more labor allocation in the sector,and will change the output of the two categories,furthermore will cause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ccompanied by the process above,every commodity's value of the Two Major Categories will probably change,with a corresponding modification in the total value of capital,the organic composition of capital and profitability. In addition,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labor relations which reflect the degree of exploitation,our simulation presents that changes in labor relations will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economic cycle on the character of volatility,comovement and persistence.
引文
[1]蔡钤.社会主义个别再生产的集中形式——横向经济联合[J].经济研究,1986(10):77-81.
    [2]陈昆亭,周炎,黄晶.利率冲击的周期与增长效应分析[J].经济研究,2015(6):59-73.
    [3]董輔礽.从社会产品生产和使用統一的角度探索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具体化問題[J].经济研究,1963(3):41-53.
    [4]董輔礽.关于不同扩大再生产途径下的社会主义马克思再生产公式具体化問题的再探索[J].经济研究,1963(11):39-52.
    [5]杜亚斌.论开放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J].中国社会科学,1995(6):43-61.
    [6]方民生.论劳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1982(5):37-43.
    [7]冯浩华.略论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J].经济研究,1980(11):65-70.
    [8]郭继严.马克思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的研究——兼论实现条件与一般比例平衡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83(1):114-128.
    [9]郭继严.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关系[J].经济研究,1979(11):10-17.
    [10]胡钧.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J].当代经济研究,1996(1):1-9.
    [11]黄仲熊.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分析批判与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上的科学创造[J].经济研究,163(1):34-43.
    [12]康亦农,许昌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不阐明生产的比例关系吗?[J].中国社会科学,1984(3):139-141.
    [13]李学曾.我国经济学界近一年来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的讨论[J].经济研究,1963(1):27+57-61.
    [14]梁文森.固定資产再生产与社会产品再生产的关系[J].经济研究,1964(5):30-42.
    [15]刘国光.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发展速度的决定因素的初步探讨[J].经济研究,1961(3):3-25.
    [16]刘国光.决定扩大再生产速度的几个基本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关社会主义再生产速度公式的一个问题[J].江汉学报,1962(4):17-23+51.
    [17]刘诗白,柴詠.试论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形式[J].经济研究,1963(8):10-20.
    [18]牟以石.试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公式——Ⅰ(v+m)=Ⅱc公式的伟大历史意义[J].经济研究,1983(3):12-16.
    [19]裴小革.马克思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若干问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4):9-14.
    [20]乔晓楠,何自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J].经济学动态,2016(9):17-28.
    [21]乔晓楠,何自力.唯物史观、动态优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7(8):17-32.
    [22]乔晓楠,张月莹,张坷坷.动力转换、效率提升与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J].学习与探索,2018(10):13-22.
    [23]石景云.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增长公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8(2):154-163.
    [24]宋则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按比例要求——将社会生产分为投资品、消费品、中间产品三大部类的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3):57-62.
    [25]陶为群.提高工资与国民收入比例的资本积累路径——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的解析[J].改革与战略,2016(12):27-33.
    [26]王大安.综合平衡应是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平衡[J].经济研究,1980(1):12-17.
    [27]王慎之.试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1985(3):79-92.
    [28]吴树青.学习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内容简介[J].经济研究,1980(12):74-77+81.
    [29]邢俊芳.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J].经济研究,1981(7):81-82.
    [30]薛敬孝.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社会资本再生产周期运动[J].南开经济研究,1986(1):34-41.
    [31]张俊山.用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及结构调整方向[J].当代经济研究,2016(7):8-13.
    [32]张平,郭冠清.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及劳动价值创造与分享——理论、证据与政策[J].经济研究,2016(8):17-27+85.
    [33]张衔.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模型:一个技术性补充[J].当代经济研究,2015(8):5-14.
    [34]Dufourt F.,Nishimura K.,Venditti A.Indeterminacy and Sunspots in Two-Sector RBC Models with Generalized No-Income-Effect Preferences[J].Journal of Economics Theory,2015(157):1056-80.
    [35]Kydland F.E.,Prescott E.C.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J].Econometrica,1982(50):1345-70.
    [36]Long J.B.,Plosser C.I.Real Business Cycl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91):31-69.
    [37]Roemer J.E.Analytical Foundations of Marxian Economic The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8]Stock J.H.,Watson M.W.Business Cycle Fluctuations in US Macroeconomic Time Series[G]//Taylor J.B.,Woodford M.(ed.),Handbook of Macroeconomics,1999:3-64.
    [39]Wickens M.Macroeconomic Theory:A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2.
    [40]Wolff E.N.The Rate of Surplus Value,the Organic Composition,and the General Rate of Profit in the U.S.Econom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9(69):329-41.
    [41]大西広,山下裕歩.マルクス経経学の再構成:史的唯物論、労労労労労、剰余労労労[R].京都:京都大学,2002.
    [42]大西広,藤山英樹.マルクス派最適成長論における労労による資本の搾取[R].京都:京都大学,2003.
    [43]大西広.マルクス派最適成長論の社会観·人間観[J].経経論経,2010(184):3-25.
    [44]大西広.マルクス経経学[M].东京:慶慶慶塾大学出版会,2015.
    [45]形岡亮太郎,大西広.The Marxian Optimal Growth Model under Uncertainty[R].平成16-18年度科学研究費費助金研究成果報告書——新古典派成長論長角からのマルクス理論の数学化,2007:57-60.
    [46]金江亮.マルクス派最適成長論の現現性と労労、労格問問[J].経経論経,2008(182):133-144.
    [47]金江亮.線性効用最適成長2部門モデルにおける労労、労格動学[J].経経論経,2010(184):37-43.
    [48]金江亮.マクロ経経動学と労労、労格問問——線性効用拡拡モデルの場合[J].経経論経,2011(185):63-72.
    [49]金江亮,形岡亮太郎.不確現性を伴うマルクス的最適成長論[J].経経論経,2010(184):109-112.
    [50]金江亮.マルクス派最適成長論[M].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13.
    [51]田添篤史,大西広.マルクス派最適成長論モデルにおける労労分割と傾向法則[J].季刊経経理論,2011(48):75-79.
    [52]田添篤史.労労労加型技術術歩による均整成長と搾取の消滅[J].経経論経,2011(185):73-81.
    [53]山下裕歩,大西広.マルクス理論の最適成長論的解釈——最適迂回生産システムとしての資本主慶の数学モデル[J].政経研究,2002(78):25-33.
    [54]山下裕歩.新古典派マルクスモデルにおけるRoemer的搾取の検検[J].季刊経経理論,2005(42):76-84.
    [55]Liu Y.マルクス派最適成長論における政府[J].経経論経,2008(182):95-107.
    [56]Shen Y.A Marxian Optimal Growth Model of China:1981-2005[J].経経論経,2011(185):83-98.
    (1)虽然近期DSGE遭到一些批评,但尚未找到更为有效的替代性工具。
    (1)需要注意的是,w并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工资。这是因为如果资本家剥削工人,那么全部劳动时间所实现的货币增加值将不会全部成为工人的工资,其中的一部分将被资本家占有,所以w不是资本家支付给工人单位劳动时间的工资。
    (2)因为劳动的供给量为m,所以用劳动量衡量的商品全部新增价值即m,而劳动创造的货币增加值为wm,所以二者为等比例变化关系。
    (1)类似的设定常见于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
    (2)马克思的《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7)。
    (3)马克思的《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9-260)。
    (4)很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或者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都采用类似的外生分配关系设定。
    (1)马克思的《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8-439)。
    (1)对于生产系统的设定,本文承袭了山下和大西(2002)以及大西和山下(2002)的思路,类似的设定还可以参见Dufourt等(2015)的文献。
    (2)大西広的《マルクス経経学》(第2版)(东京:慶慶慶塾大学出版会,2015:136)。
    (1)马克思的《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7-218)。
    (2)马克思的《资本论》(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7-438)。
    (3)马克思的《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
    (1)资本家与企业数量不同也不会实质性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
    (2)注意“等量资本”的“资本”与“等量利润”的“利润”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需要与西方经济学概念加以区分。
    (1)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扫描本文二维码点击“附录”获取。
    (2)此处参考了Stock和Watson(1999)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思路,但也有所差异。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