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哈罗德·阿克顿的“爱美家”之家——从彼得拉庄园到弓弦胡同四合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夏临
  • 关键词:哈罗德·阿克顿 ; “爱美家” ; 审美理念
  • 中文刊名:NDS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宁德师范学院语言与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4
  • 出版单位: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129
  • 基金:2018年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哈罗德·阿克顿‘中国情结’文化行为研究”(项目编号:FJ2018C071)
  • 语种:中文;
  • 页:NDSZ201902017
  • 页数:9
  • CN:02
  • ISSN:35-1314/C
  • 分类号:87-94+100
摘要
深为中国文化韵味所迷醉的英国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爵士,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彼得拉庄园,并将中国北京列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他的回忆录及其所撰的以北京为蓝本的小说中,将心中符合其严苛"爱美家"精神的三处精神家园,进行了工笔细刻式的描绘。通过展示阿克顿以古韵、华美、细腻、天然为特色的独到审美理念,彰显一位具有国际眼光的中西文化交流使者,所拥有的宽容、大气、厚学、严谨之世界文学家审美风范。
        
引文
[1]Acton,Harold:Memoirs of an Aesthete, London:Methuen,1948.
    [2]Acton,Harold:More Memoirs of an Aesthete, London:Methuen,1970.
    [3]Acton,Harold&Lewis Charles Arlington:Famous Chinese Plays.Peiping:Henri Vetch,1937.
    [4]Acton,Harold:Peonies and Ponies.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1.
    [5]A. Richard Turner:La Pietra:Florence,a Family and a Villa.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2002.
    [6]葛桂录:《论哈罗德·阿克顿小说里的中国题材》,《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7]卞东波:《<中国现代诗选>:最早翻译到西方的中国现代诗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8]陶家俊:《唯美中国的诱惑:20世纪30年代牛津才子的中国之旅》,《外国文学》2018年第2期。
    [9]易永谊:《温源宁与北京大学英文系(1924-1933)》,《现代中文学刊》2015年第3期。
    [10]路旦俊:《“三言”英译的比较研究》,《求索》2005年第4期。
    [11]龚敏律:《艾克敦与30年代中国“北方系”新生代诗人》,《文学评论》2013年第6期。
    [12]黄丽娟、陶家俊:《书写中国,想象中国——论英国现代主义话语中的中国转化》,《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2期。
    [13]杨波:《哈罗德·阿克顿〈牡丹与马驹〉中的中国题材》,《作家杂志》2013年第8期。
    [14]李刚、谢燕红:《中国现代诗歌的英译传播与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
    [15]蒋秀云:《中国古典戏剧在20世纪英国的传播与接受》,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53-70页。
    [16]刘娟娟:《从交际翻译策略看奚密<中国现代诗歌英译>和艾克敦<中国现代诗选>导言的汉译》,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第7-1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