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废弃老矿井由于采掘资料缺失,采空区范围不明,给当地的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探测采空区有明显的效果,能够较好的圈定采空区范围。本文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采空区模型进行反演计算成像分析,实测并圈定废弃老窑采空区范围,并圈定了采空区地表移动与变形范围和抽排地下水影响范围,分析了山上地面开裂和塌陷成因、村民房屋开裂成因,表明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质灾害勘查中具有良好效果。
        
引文
[1]江玉乐,雷宛.地球物理数据处理教程[M].地质出版社, 2006.
    [2]刘国兴.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M].地质出版社, 2005.
    [3]张荣立.采矿工程设计手册[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
    [4]田旭民,田方.地方煤矿实用手册[M].地质出版社, 1989.
    [5]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S].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6.
    [6]曹运江,廖坤炎,冯少真,等.贵州谊源煤矿矿山环境影响耦合分区[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1, 39(3):33-36.
    [7]宋元坤,刘松,宋书伦.贵州省晴隆县某煤矿开采点地质灾害诱因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 2016, 28(2):141-1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