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时间视域中的西方消费主义批判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宋健林
  • 关键词:消费主义 ; 马克思 ; 时间 ; 闲暇时间 ; 生活方式 ; 自由时间
  • 中文刊名:SIXI
  • 英文刊名: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思想教育研究
  • 年:2019
  • 期:No.300
  •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YJC710006)阶段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SIXI201906012
  • 页数:6
  • CN:06
  • ISSN:11-2549/D
  • 分类号:63-68
摘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思想中的"闲暇时间""生活方式"和"自由时间"3个概念组成了西方消费主义批判的时间逻辑。沿着这一逻辑可以窥见: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客观上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但闲暇时间并未成为劳动者对抗资本奴役的自由空间,而是为消费主义的生成提供了历史性前提与现实性基础;资本主义通过闲暇时间的商品化、消费化和货币化,使得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的生产以生活方式的形式扩展到劳动者的生活空间,从而完成资本主义剥削的消费主义化;只有将闲暇时间转变为自由时间,才能真正让劳动者从消费主义的泥淖中抽离出来,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董瑞华.马克思的闲暇时间理论与休闲经济[J].当代经济研究,2002,(1).
    [4]于光远,马惠娣.关于“闲暇”与“休闲”两个概念的对话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9).
    [5]余静.马克思的自由时间范畴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