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公众人物理论与真实恶意规则之检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view on the Theory of Public Figure and Actual Malice Rule
  • 作者:郑晓剑
  • 英文作者:Zheng Xiaojian;
  • 关键词:公众人物 ; 真实恶意规则 ; 名誉权 ; 言论自由
  • 英文关键词:public figure;;actual malice rule;;right of reputation;;freedom of speech
  • 中文刊名:BJF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 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5-09-15
  • 出版单位:比较法研究
  • 年:2015
  • 期:No.141
  • 基金:笔者主持的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侵权责任能力制度原理及功能研究”(项目号:2014C14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法典化背景下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立法研究”(项目号:T2013221005)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BJFY201505005
  • 页数:16
  • CN:05
  • ISSN:11-3171/D
  • 分类号:64-79
摘要
近年来,美国法上的公众人物理论及真实恶意规则对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现象是否合理,值得反思。真实恶意规则的适用主体包括公务员和公众人物。该规则源自于普通法上的诽谤规则难于有效保护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制度背景,诞生于民权斗争日趋高涨的时代背景,因而被寄予了通过优先保护言论自由来促进人权平等的"重任"。但是,一方面,公众人物理论缺乏明晰的内涵与判断标准,难以将其与普通私人妥当地区分开;另一方面,真实恶意规则的用词并不精确,其既不能妥当地保护个体的名誉,也不能周延地保护新闻媒体,而对言论自由的过度保护在实际效果上可能适得其反。当前我国并不存在类似的制度背景和时代背景,亦无通过优先保护言论自由来促进人权平等的迫切诉求。既有的规范框架足以妥当解决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言论自由之间的冲突问题,引进公众人物理论及真实恶意规则并无必要。
        In recent years,the theory of public figure and actual malice rule which arise from America get the reputation in our country's legal theory and judicial practice,but we should rethink whether such phenomenon reasonable or not.The applicable subjects of actual malice rule include public official and public figure.Such rule was constructed on two reasons,for one thing,the traditional defamation law cannot protect freedom of speech and freedom of the press effectively;for another,the struggle for civil rights was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US.By token of this,the society was thirsty for a new rule which can promote the equality of human rights by protecting freedom of speech in priority.But the theory of public figure and actual malice rule are not perfect.On the one hand,the connotation and criterion of theory of public figure is not clear,we are hard to discern public figure from private;On the other hand,the words of actual malice rule is not accurate,and such rule can neither protect personal reputation properly nor protect news media completely.Overprotection on freedom of speech may cause damage to itself in practice.At present,there is no similar systematical background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similar to America in our country,and there is no urgent need to promote the equality of human rights by protecting freedom of speech in priority.The existing legal framework can re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public figure's right of reputation and freedom of speech properly,so there is no need to introduce the theory of public figure and actual malice rule in our country.
引文
[1]郭春镇:“公共人物理论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规制”,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4期,第162页。
    [2]同注1引文,第171页。
    [3]关于“public figure”一词的翻译,有的将其译为“公共人物”,有的译为“公众人物”。本文赞同后一种译法,因为根据英美法的相关判例及理论文献,“public figure”往往是与“public official”(公务员)相并列的意义上使用的,其是指除公务员之外的其他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的人士,而公共人物一词的涵括范围太广,其不仅包括了公务员,还包括了一般性的公众人物,因而无法凸显“publicfigure”的特征及价值。
    [4]君不见,近年来有关娱乐明星等公众人物涉嫌赌博吸毒、卖淫嫖娼等丑闻的新闻报道,可谓不绝于耳!
    [5]关于“actual malice”一词的翻译,我国学者有不同的译法,如译为“实质恶意”、“实际恶意”、“确实恶意”等等。王泽鉴老师在其著作中将其翻译为“真实恶意”(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本文采纳此译法。
    [6]苏力:“《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第73页。
    [7]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26页。
    [8]汪庆华先生认为,“在公共人物的名誉权官司中,原告必须证明被告的实质恶意或者是对事实的贸然不顾”。参见汪庆华:“名誉权、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1期,第24页。
    [9]参见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2002)静民一(民)初字第1776号判决书。
    [10]参见刘迎霜:“名誉权中‘公众人物理论'省思”,载《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考虑到统计的偏好、遗漏以及时效性,实际涉及公众人物理论的名誉权纠纷案例无疑更多。
    [11]See Graham Stephenson,Sourcebook on Torts 501(2d ed.,Cavendish PubUshing Limited 2000).
    [12]See Sir Frederick Pollock,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Torts 286(3d ed.,F.H.Thomas Law Book Co.1894).
    [13)Stephenson,supra note 11,at 507-511.
    [14]参见[美]爱德华·J.柯恩卡:《侵权法》(英文影印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87页。
    [15]See John D.Zelezny,Communications Law 154(6th ed.,Wadworth 2011).
    [16]See James A.Henderson,Jr.,Richard N.Pearson&John A.Siliciano,The Torts Process 696(6th ed.,Aspen Publishers 2003).
    [17)Id.at 695-696.
    [18]John Salmond,The Law of Torts 477(5th ed.,Sweet&Maxwell 1920).
    [19)Henderson,Pearson&Siliciano,supra note 16,at 734.
    [20]对该案的详细介绍,参见[美]安东尼·刘易斯:《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何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作者刘易斯曾是《纽约时报》的专线记者,亲历了“《纽约时报》案”的全过程。多年之后,刘易斯将该段经历形之于文字,使人们能够全方位地了解这场著名诉讼的来龙去脉及其背后的诸多精彩花絮。
    [21]See New York Times Co.v.Sullivan,376 U.S.254,280(1964).在此处笔者参考了王泽鉴教授在其《人格权法》一书中对该段英文的翻译,特此致谢!参见王泽鉴:《人格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22页。
    [22]See Henderson,Pearson&Siliciano,supra note 16,at 720-721.
    [23]任东来:“新闻自由与个人名誉的艰难平衡”,载《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25页。
    [24]Lyrissa Barnett Lidsky&R.George Wright,Freedom of the Press 68(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4).
    [25]See Arthur Best&David W.Barnes,Basic Tort Law 803(2d ed.,Aspen Publishers 2007).
    [26]See Curtis Publishing Co.v.Butts,388 U.S.130(1967);Associated Press v.Walker,389 U.S.28(1967).
    [27]See Gertz v.Robert Welch,418 U.S.323(1974).
    [28]Lidsky&Wright,supra note 24,at 72;Steven L.Emanuel,Constitutional Law 126(7th ed.,Aspen Publishers 2008).
    [29]See Otis H.Stephens,Jr.&John M.Scheb,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VolumeⅡ;Civil Rights and Liberties 140(4th ed.,Thomson Wadsworth 2008).
    [30]“呼吸空间”、“寒蝉效应”等词语是由布伦南(Brennan)大法官主笔的“《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判决书中使用的词汇。随着岁月流逝,早已成为了新闻学领域和法学领域流行的经典词汇。
    [31]尽管新闻媒体战斗在与种族歧视现象作斗争的第一线,但是如果没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在背后的默默支持,最终结果难以想象。《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刘易斯在其所著的《批评官员的尺度》一书中,高度评价了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的卓越贡献:“在与‘《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相关的一系列案件中,大法官们殚精竭虑,将今时今日美国社会的各种需求,纳入制宪先贤两百年前创立的基本大法中。他们的所作所为,源自他们对社会的真切感受。当今社会之传统、需求,乃至日新月异的文化变迁,都是他们判决的指引。”参见同注20引书,第244页。
    [32][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14页。
    [33]真实恶意规则不仅保护媒体的新闻自由,而且也适用于被告为非媒体的场合,参见Garrison v.Louisiana,379 U.S.64(1964)。当然,最终决定是否适用真实恶意规则的唯一准据还是在于提起诽谤诉讼的原告的身份是否为公务员或公众人物
    [34][德]于尔根·冯·格拉赫:《针对大众媒体侵害人格权的保护》,载[奥]赫尔穆特·考茨欧、亚历山大·瓦齐莱克主编:《针对大众媒体侵害人格权的保护:各种制度与实践》,匡敦校、余佳楠等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第552页。
    [35][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36]See J.F.Clerk&W.H.B.Lindsell,The Law of Torts 549(4th ed.,Sweet&Maxwell 1906).
    [37)同注10引文,第94页。
    [38]See Zelezny,supra note 15,at 147-148.
    [[39]See Lidsky&Wright,supra note 24,at 71.
    [40]Id.
    [41]See Gertzv.Robert Welch,418 U.S.323(1974);Gray v.St.Martin's Press,1999 WL 813909(D.N.H.1999).
    [42]See Emanuel,supra note 28,at 126.
    [43]同注35引书,第217页。
    [44]布伦南大法官也曾在一则判例中明确指出,“由于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社会事务,因此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公共的人,其言行也会受到他人或媒体的传播”。See Time v.Hill,385 U.S.374(1967).
    [45]例如,人们会问:为何一位大学的体育主管可以被认定为公众人物,而一位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在专业领域负有盛名的专业律师却被认定为私人?
    [46]Michael J.Gunnison,General Public Figures Since Gertz v.Robert Welch,58 St.John's Law Review 355,378(1984).
    [47]See Rosanova v.Playboy Enters,411 F.Supp.440,443(S.D.Ga.1976).
    [48]参见[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85页。
    [49]熊静波:“利益衡量抑或要件思考”,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40页。
    [50]See Henderson,Pearson&Siliciano,supra note 16,at 721.
    [51)See Mark Sableman,More Speech,Not Less 95(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97).
    [52]See Base Corp.v.Consumers Union of U.S.,466 U.S.485,511(1984).
    [53]See Herbert v.Lando,441 U.S.153(1979).
    [54]See Russell L.Weaver&Geoffrey Bennett,Is The New York Times"Actual Malice"Standard Really Necessary"!53 Louisiana Law Review1153,1189-1190(1993).
    [55]Richard A.Epstein,Was New York Times v.Sullivan Wrong"!53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782,799(1986).
    [56]Dario Milo,Defamation and Freedom of Speech 220(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57]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页。
    [58][美]格林顿、戈登、奥萨魁:《比较法律传统》,米健、贺卫方、高鸿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59]同注48引书,第132页。
    [60][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8页。
    [61]事实上,关于名誉权与言论自由之间的价值位阶,相关的学术观点可能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但是归根结底都可以被纳入到“高下有别的价值位阶观”和“平等主义的价值位阶观”两种观点之下。同时还需指出的是,在笔者的视域内,尚未发现有学者主张名誉权享有绝对高于言论自由之地位的观点,即便有,相信也是个别观点。因此,本文中所称的“高下有别的价值位阶观”,特指相较于特定人物的名誉权,言论自由为“高”的观点。
    [62]同注32引书,第197页。
    [63]对此,美国著名学者爱泼斯坦认为,诽谤法的逻辑制造了一张“纠缠之网”(a tangled web)。See Epstein,supra note 55,at785.
    [64]See Donald P.Kommeis,John E.Finn&Gary J.Jacobsohn,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361—362(2d e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4).
    [65]对此,张新宝教授形象地指出,“正如我们不能够说吃饭和穿衣哪一方面更为重要一样,也无法说明名誉权保护抑或言论表述、新闻出版自由哪一方面更为重要”。参见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66]Vivienne Harpwood,Principles of Tort Law 365(4th ed.,Cavendish Publishing Limited 2000).
    [67][日]五十岚清:《人格权法》,铃木贤、葛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68]参见同注34引书,第549-550页。
    [69]尽管在其他的英美法国家均适用基本相同的诽谤规则,因而都面临着言论自由受保护不足的困境,为此纷纷采取措施增加被告可以依恃和主张的抗辩事由,如英国通过制定专门的成文法(如《诽谤法案》等)规定了种类繁多的授予特权以对抗原告的诽谤诉求,基本实现了名誉权与言论自由之间的平衡保护。
    [70][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9页。
    [71]同注60引书,第400页。
    [72]“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是经济学的专用术语,指的是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其中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这意味着在保护名誉权或维护言论自由的过程中,不会损害与之相冲突的利益,至少不会使其固有的利益状况降低。
    [73]“零和博弈”(Zero-Sum Game),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的范畴,指的是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这意味着无论是保护名誉权抑或维护言论自由,都必定会损及与之相冲突的其他利益。
    [74]同注32引书,第214页。
    [75]同注70引书,第279页。
    [76]德国著名学者瓦格纳(Wagner)指出,在个案中对名誉权和言论自由之间的冲突进行利益衡量时,需要考量如下要素:相关信息与公共争论是否相关;相关信息是通过合法或非法的手段获取;待考量的行为中,明示或隐含的事实陈述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该陈述是以私密的方式,还是面对少量的观众、封闭的群体,抑或向大范围的公众散布。只有在综合考量上述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妥当地决定优先保护哪种利益。参见同注34引书,第188页。
    [77]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一中民初字第1030号判决书。
    [78]参见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2006)静民一(民)初字第2845号判决书。
    [79]例如,该报道列举了张靓颖“耍大牌”的种种细节:其向主办方提出了“我要一个总统套房,我的四个助理每人要一间标准间”等要求,在上述要求未获满足后,其在“自己入住的房间内无度地呼叫客房服务,其中大部分叫进房间的食物都仅仅只是品尝了几口而已”等等。
    [80]在该判决书中,法院认为,“自‘超女'太热以来,原告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歌迷对于相关艺人的一言一行也有知晓的渴求,被告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追逐热点,采写相关报道满足社会大众对‘超女'活动的知情权,本无可厚非,但对于报道新闻来源及内容的真实性显然应加强审核,以免以讹传讹,造成不良影响。而原告作为演艺人士,对于歌迷的热情和媒体的追逐,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轻微损害亦应给予适度的理解和宽容,以满足公众需求,并共同促进新闻行业的自律和进步”。
    [81)See Henderson,Pearson&Siliciano,supra note 16,at 721.
    [82]参见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597页。
    [83]同注10引文,第101页。
    [84]将言论区分为事实陈述和意见表达,并为其分别设立不同的违法性和过错认定标准,是比较法上的通行做法。参见[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琨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同注66引书,第57-58页。因主题和篇幅所限,相关探讨兹不展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