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Viewed from Positive Psychology
  • 作者:但武刚 ; 万灿娟
  • 英文作者:Dan Wugang;Wan Canjuan;
  • 关键词:问题表征 ; 积极心理学 ; 班级文化建设
  • 中文刊名:JYD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2-10
  • 出版单位:教育导刊
  • 年:2018
  • 期:No.647
  • 语种:中文;
  • 页:JYDK201812014
  • 页数:4
  • CN:12
  • ISSN:44-1371/G4
  • 分类号:72-75
摘要
在班级日常的教育教学、交往等活动中形成的班级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成长与发展。然而,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表层性、竞争性和去个人化等问题对于班级成员的发展极为不利。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获得"积极体验"的物质文化建设,激发"潜能"的活动文化建设,促进"支持"的制度文化建设,形成"积极特质"的精神文化建设,对于改善班级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班级成员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文
[1]詹丽玉,练勤,韩布新.国内外积极心理学领域近期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2):208-213.
    [2][16]金岚.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3]卢研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5:8.
    [4]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4):56-60.
    [5][12][13][17][19](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13,205-206,184,205-206,102-105.
    [6][7]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2,322.
    [8]Lazarus R S.Coping theory and research:Past,present,and future[J].Psychosomatic Medicine,1993(3):234-247.
    [9]吴增强,马珍珍.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6):31.
    [10]Garber J.Optimism:Definitions and origins[J].//The science of optimism and hope:Research essays in honor of Martin E.P.Seligman.Philadelphia:Templeton Foundation Press,2000:299-314.
    [11]闫黎杰.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8(7):124-125.
    [14]冀丽.塑造班级文化完善班级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5-16.
    [15]班华,陈家麟.中学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指南[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9.
    [18]潘丽娜.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