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约死”:青年群体的自杀戏仿化与主体危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ternet group suicide: suicide parody and subject crisis of youth
  • 作者:罗晓东 ; 邹桥
  • 英文作者:Luo Xiaodong;Zou Qiao;
  • 关键词:网络“约死” ; 自杀戏仿化 ; 主体危机 ; 网络场域 ; “空间/幻象”二重性
  • 中文刊名:TFXL
  • 英文刊名: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 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9-05
  • 出版单位:天府新论
  • 年:2018
  • 期:No.20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生价值导向”(编号:12BKS077)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TFXL201805009
  • 页数:11
  • CN:05
  • ISSN:51-1035/C
  • 分类号:73-83
摘要
立足于当前社会的全球化、信息化和个体化背景,以涂尔干的《自杀论》为代表的传统范式其治理的有效性及路径理应被再诠释再反思,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主体危机视角正是对其的有力补充。网络"约死"的戏仿化特征,其所具备的非传统的嬉戏特质与仿效特质,既是对抗生命价值全面物化的一种方式,又是生命价值全面物化的一种表现,这也正是当代青年将自杀行为工具化、私人化和享乐化的主体危机体现。同时,正是其背后呈现的网络场域的"空间-幻象"二重性,一方面其空间实在性是私密交易与互动关系的技术基础,又是缺场经验对在场支配的合法性可能;另一方面,网络场域的幻象性更是享乐本质的"真实",二者通过主体认同的纽带进一步扩散,才得以形成对自杀话语的响应并促使"约死"群体的自我确证。因而,想要治理这一消费生命的时代病症和吊诡逻辑,就必然要回归主体意识的治理,积极开展对抗"平庸之恶"的行动和持续进行哲学家式的"苦行"。
        
引文
(1)《被放大的自杀勇气》.http://e.chengdu.cn/html/2016-12/05/content_581868.htm。
    (2)《QQ自杀群背后的法律追问》.http://e.chengdu.cn/html/2016-12/06/content_581960.htm。
    (3)《举报11个QQ自杀群6个被封》.http://e.chengdu.cn/html/2016-12/08/content_582194.htm。
    (1)李笛:《网络自杀群体调查:网友发帖交流自杀方法》,《青年时报》2010年3月31日。
    (2)孙自鸣:《三名90后打工者网络相约集体自杀》,《都市快报》2010年5月11日。
    (3)(4)迪尔凯姆:《自杀论》,孙立元、滕文芳编译,北京出版社,2012年,第89-91页、第96-99页、第125-126页,第52-54页。
    (5)成伯清:《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1-3页。
    (6)罗晓东:《流动空间中青年女性的主体构建与抗争策略---以花木兰形象的文本认同为线索》,《天府新论》2017年第2期。
    (1)贝克:《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蒋仁祥、胡颐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2)凯博文:《谈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与痊愈之道》,陈新绿译,广州出版社,1998年,第1页。
    (3)参见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4-46页;齐泽克:《自由的深渊》,王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29页。
    (4)(5)齐泽克:《自由的深渊》,王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导言8,第36-38页。
    (6)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10页。
    (7)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80-84页。
    (8)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上海译文出版社,郭忠华译,2010年,第158页。
    (1)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2)李建军:《自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59页。
    (1)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1-132页。
    (2)李建军,《自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257页。
    (3)罗斯:《戏仿:古代、现代与后现代》,王海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90页。
    (4)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27页。
    (1)参见罗斯:《戏仿:古代、现代与后现代》,王海萌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27-128页。
    (2)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200年,第47页。
    (3)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7-18页。
    (4)罗晓东:《流动空间中青年女性的主体构建与抗争策略---以花木兰形象的文本认同为线索》,《天府新论》2017年第2期。
    (5)卡斯泰尔:《信息化城市》,崔保国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90-392页。
    (1)(2)(3)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6页,第19页,第25页。
    (4)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6-137页。
    (5)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635-636页。
    (1)(2)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第142页。
    (1)凯博文:《陈新绿译.谈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与痊愈之道》,广州出版社,1998年,第175-176页。
    (2)方文:《挣扎:转型社会的行动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5页。
    (3)(4)杨布路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1961-1965》,载《伦理的现代困境》,孙传钊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第88页。
    (5)福柯:《主体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3页。
    (1)(2)福柯:《主体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6页,第43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