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税收负担与企业电子商务——来自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ax Burden and Enterprise E-Commerc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World Bank Chinese Enterprise Survey
  • 作者:陆施予 ; 李光勤
  • 英文作者:LU Shiyu;LI Guangqin;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Zhejia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
  • 关键词:税收负担 ; 电子商务 ; 网上销售比例 ; 工具变量
  • 英文关键词:Tax Burden;;E-commerce;;Proportion of Online Sales;;Instrumental Variable
  • 中文刊名:CMJJ
  • 英文刊名: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 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15
  • 出版单位:财贸经济
  • 年:2018
  • 期:v.39
  • 基金: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代际收入流动性对居民收入差异的传导机制研究:基于‘二代’现象的理论解释”(2014QN027);;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研究”(CXJJ-2015-406)
  • 语种:中文;
  • 页:CMJJ201807004
  • 页数:16
  • CN:07
  • ISSN:11-1166/F
  • 分类号:36-50+114
摘要
电子商务发展问题近年来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热议的主题,但税收负担如何影响企业选择电子商务却少有文献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Logit、Probit、OLS以及IV-Probit等模型,研究了税收负担对企业选择电子商务及企业网上销售比例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税收负担越重,企业选择电子商务的概率越大;(2)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并采用主观税负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3)税收负担越重,使得企业网上销售的比重越高,但只在总税负和增值税税负时才显著。鉴于此,应合理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平衡企业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同时适当加强对线上业务的税收监管,以期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The growth of E-commerc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practical and academic circles,while literature on how tax burden affects enterprises' decision to choose E-commerce is scarce. Using the survey data of the World Bank Surve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2012,this paper applies the Logit、Probit、OLS and IV-Probit model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tax burden on enterprises choosing E-commerce and the proportion of online sale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The heavier the tax burden,the greater the probability of enterprises choosing E-commerce;(2) By dealing with the endogenous problems under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nd using subjective tax burden under robust test,the result is still valid;(3) The heavier the tax burden is,the higher the proportion of enterprises choosing online sales. However,thi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ly occurs under the total tax burden and value added tax burden. In view of this,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tax burden,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business and offline business sufficiently,as well as strengthen the tax supervision on online business properl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引文
1.白彦锋、张琦:《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稽征问题探讨》,《税务研究》2014年第2期。
    2.陈兵:《新经济时代从“以票控税”到“信息管税”的转向:由B2T税收征管问题引发的思考》,《法学》2014年第12期。
    3.陈敏、李睿澄:《增值额:衡量企业规模的一种新度量》,《学术探索》2014年第1期。
    4.樊丽明、张晓雯:《从税负到“税感”:理论及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13年第9期。
    5.高培勇:《论完善税收制度的新阶段》,《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6.广西国家税务局税务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霍军、秦大磊:《关于电商征税问题的专业视点---税收热点解读之一》,《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第35期。
    7.雷晴:《论电子商务的征税影响》,《税务研究》2015年第3期。
    8.李丽丽、綦建红:《实际税负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中国经济问题》2017年第5期。
    9.李炜光、臧建文:《中国企业税负高低之谜:寻找合理的企业税负衡量标准》,《南方经济》2017年第2期。
    10.廖益新:《远程在线销售的课税问题与中国的对策》,《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
    11.廖家勤、柯永果:《关于我国税法在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中的适应性探讨》,《财政研究》2001年第4期。
    12.林志帆、刘诗源:《税收负担与企业研发创新---来自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财政研究》2017年第2期。
    13.刘行、李小荣:《金字塔结构、税收负担与企业价值:基于地方国有企业的证据》,《管理世界》2012年第8期。
    14.刘怡、林劼:《ABC卫星公司税收案例分析》,《涉外税务》2003年第1期。
    15.路向东、张建民、胡爱民:《跨境电子商务的税收应对措施》,《国际税收》2015年第10期。
    16.聂辉华、方明月、李涛:《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
    17.曲振涛、周正、周方召:《网络外部性下的电子商务平台竞争与规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4期。
    18.孙浦阳、张靖佳、姜小雨:《电子商务搜寻成本与消费价格变化》,《经济研究》2017年第7期。
    19.王德祥、李昕:《政府补贴、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投入》,《财政研究》2017年第8期。
    20.王凤飞:《电子商务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对策探析》,《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2期。
    21.王凤荣、苗妙:《税收竞争、区域环境与资本跨区流动---基于企业异地并购视角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15年第2期。
    22.王文成、闫安、常楠楠:《税制改革,跨境电商何去何从?》,《税务与经济》2017年第1期。
    23.王永钦、杜巨澜、王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制度、税负和资源禀赋》,《经济研究》2014年第12期。
    24.肖静华、谢康、吴瑶、廖雪华:《从面向合作伙伴到面向消费者的供应链转型---电商企业供应链双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5年第5期。
    25.熊振宇:《营改增全面推开后互联网+电子商务增值税现存问题及其完善》,《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第9期。
    26.谢波峰:《对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若干问题的看法》,《财贸经济》2014年第11期。
    27.杨坚争、刘涵:《我国不同规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分析》,《当代经济管理》2014年第1期。
    28.姚公安、王晓洁:《电子商务运用程度对零售企业税收负担的影响研究》,《税务与经济》2016年第2期。
    29.余泳泽、张少辉、杨晓章:《税收负担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自跨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管理》2017年第6期。
    30.岳树民、高春:《电子商务课税“突围”:立足有效征管的制度设计》,《财贸经济》2013年第4期。
    31.于文超、周雅玲、肖忠意:《税务检查、税负水平与企业生产效率---基于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2015年第2期。
    32.赵福昌:《企业间接税税收负担的理论分析---一个认识政府与企业分配关系的视角》,《财政研究》2010年第9期。
    33.张峰、黄玖立、王睿:《政府管制、非正规部门与企业创新:来自制造业的实证依据》,《管理世界》2016年第2期。
    34.张炜、叶陈刚、徐伟对:《C2C电子商务税收征管问题研究》,《税务研究》2014年第10期。
    35.Alm,J.R.,&Melnik,M.I.,Sales Taxes and the Decision to Purchase Online.Public Finance Review,Vol.33,2005,pp.184-212.
    36.Ballard,C.L.,&Lee,J.,Internet Purchases,Cross-Border Shopping,and Sales Taxes.National Tax Journal,Vol.60,No.4,2007,pp.711-725.
    37.Davies,R.B.,&Eckel,C.,Tax Competition for Heterogeneous Firms with Endogenous Entry.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Economic Policy,Vol.2,No.1,2010,pp.77-102.
    38.Desai,M.A.,Dyck,A.,&Zingales,L.,Theft and Taxe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Vol.84,No.3,2007,pp.591-623.
    39.Einav,L.,Knoepfle,D.,Levin,J.,&Sundaresan,N.,Sales Taxes and Internet Commerce.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Vol.104,No.1,2014,pp.1-26.
    40.Goolsbee,A.,In a World without Borders:The Impact of Taxes on Internet Commerc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15,No.2,2000,pp.561-576.
    41.Gordon,R.H.,&Hines,J.R.,International Taxation.Handbook of Public Economics,2002,pp.1935-1995.
    42.Hartman,D.G.,Tax Polic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985,Vol.37,No.4,pp.475-487.
    43.Jung,K.,Kim,B.,&Kim,B.,Tax Motivated Income Shifting and Korean Business Groups(Chaebol).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Accounting,2009,Vol.36,No.5-6,pp.552-586.
    44.Levy,B.,Obstacles to Developing Indigenou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n Empirical Assessment.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3,Vol.7,No.1,pp.65-83.
    45.Mironov,M.,Taxes,Theft,&Firm Performance.Journal of Finance,2013,Vol.68,No.4,pp.1441-1472.
    (1)电子商务交易属性的不同认定会影响其所适用的税种、税目、税率等方面的选择。例如,通过网络发送和下载电子书籍或报刊,若认定为货物销售,则属于增值税的课税范围,适用税率为13%,以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计算应纳增值税额;若认定为提供应税劳务或转让著作权,则属于营业税的课税范围,适用税率为3%~5%,按营业销售额进行课征。
    (2)相关规定:各级税务部门今年内不得专门统一组织针对某一新兴业态、新型商业模式的全面纳税评估和税务检查。详见《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坚持依法治税更好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见》(税总发[2015]63号)。
    (3)详见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16]18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