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诗”“歌”传统的消长与晚清新女性的诞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ies and Ballads and the Birth of “New Wome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 作者:曹晓华
  • 英文作者:Cao Xiaohua;
  • 关键词:晚清 ; 新女性 ; 诗歌 ; 乐歌 ; 雅俗之辨
  • 英文关键词:Late Qing Dynasty;;New Women;;Poetry;;Ballads;;Distinction between Elite and Pop
  • 中文刊名:LKXB
  • 英文刊名: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7-20
  • 出版单位: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70
  •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2018EWY006)
  • 语种:中文;
  • 页:LKXB201904011
  • 页数:10
  • CN:04
  • ISSN:12-1027/C
  • 分类号:123-132
摘要
从秉承"诗教"的闺阁诗,到实践"乐教"的学堂乐歌,再到移风易俗的改良时调,诗歌与歌谣传统的消长在晚清新女性诞生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晚清学人的启蒙焦虑渗透进蓬勃兴起的报刊业,其中"诗""歌"文体的嬗变又波及"书写/被书写"过程中的女性。"诗歌-乐歌-歌谣"文体更迭关涉作者、读者、书写场域、传播方式和影响范围的变迁,相关的文本实践试图突破原有的性别观念认知,丰富了晚清大变局中新女性的想象,与多重社会思潮合力,共同推动了新女性的诞生。
        From the boudoir poetry taking"poetry teaching", to the school songs practicing "music teaching", then to the folk songs transforming social traditions,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radition of poetry and ballads had exerted a subtle influence on the birth of "new wome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enlightenment anxiety of the schola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enetrated into the booming industry of newspaper,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poetry"and"ballads"styles also affected the women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being written". The alternation of"poetry – songs – ballads"texts was connected to the authors, the readers, the writing discourses, the distribution ways and the influence range. The effort of relevant text practice had exceeded the original conception of genders, enriching the imagination of"new woman"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leading to the birth of"new women"with the encouragement of other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s.
引文
(1)本文讨论的“诗”“歌”,指涉诗歌、歌谣两种不同的文体,与雅俗文学的审美预设虽有对应,但并非二元对立,而更强调由雅向俗过渡中“新女性”形象的建构。
    (1)可参见吴世昌:《论五言诗起源于妇女文学》,《文史知识》1985年第11期,第11-18页。
    (2)《礼记·经解》,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606页。
    (3)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上海书店,1990年,第1页。
    (4)(汉)刘向:《古列女传》,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第146页。
    (5)如高彦颐在《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中讨论“家门内外的妇女文化”,认为明末清初江南地区伙伴式婚姻的流行对女性的文化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促成了对德才兼备新女性的想象,同时指出一部分闺秀诗人作为“旅行家、女族长和‘交际式’‘公众式’诗社的成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9页),多次对国事发表见解,介入原本属于男性的公共领域。曼素恩则在《张门才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中通过对19世纪张氏一门才女的研究,再现了清代才女表达政治立场的曲折轨迹。
    (1)薛绍徽与秋瑾被列入清代女诗人名录,未进附编,因此严格意义上《历代妇女著作考》的近代女诗人应为170人。
    (2)柳亚子:《南社纪略·柳亚子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1页。
    (3)(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4)(清)郑观应:《至居易斋主人论谈女学校书》,夏东元等编:《郑观应集》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4页。
    (5)梁启超:《创设女学堂启》,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883页。
    (1)《奏定女学堂章程折》,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74页。
    (2)中华教育改进社编:《中国教育统计概览》,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5页。
    (3)张中行:《文言和白话》,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84-186页。
    (4)胡适:《白话文言之优劣比较·胡适留学日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3页。
    (5)朱自清:《中国歌谣》,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年,第179页。
    (6)《奏定女学堂章程折》,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576页。
    (7)《学校唱歌》,《女子世界》1904年第1期,第56页。
    (8)《嘉定普通女学校歌》,《女子世界》1905年第1期,第64页。
    (1)《世界新》,《女子世界》1907年第6期,第64页。
    (2)《女工厂开学歌》,《女子世界》1905年第1期,第66页。
    (3)恢权:《女子军歌》,万仕国、刘禾:《天义·衡报》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548页。
    (4)《奏定女学堂章程折》,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579页。
    (5)谢君兰:《从音乐到格律--论白话新诗视野下的学堂乐歌》,《文艺研究》2017年第3期,第38-47页。
    (6)《学校唱歌》,《女子世界》1904年第1期,第51页。
    (7)罗时进:《清人焚稿现象的历史还原》,《文学遗产》2017年第5期,第120-134页。对于清代闺秀诗人焚诗,文章认为袁枚弟子骆绮兰所谓“所遇非人”而焚诗的观点值得推敲,清代女性创作最大的障碍还是在于“妇德”的约束。
    (1)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35-159页。
    (2)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种白话报刊》,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五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93页。
    (3)胡全章:《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443页。书中数据处理有误,如将各年数据相加得出的结果是257种报刊,但胡全章统计后的总数是256种。
    (4)素心女士:《十二月放足乐·梳妆台调》,《竞业旬报》1908年第17期,第50页。
    (5)睡狮:《小女儿哀求放足·安徽仿下盘棋调》,《安徽白话报》1908年10月5日。
    (6)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28-29页。
    (7)斧:《送丈夫出洋留学十杯酒》,《竞业旬报》1908年第32期,第35页。
    (8)朱自清:《中国歌谣》,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年,第279-281页。
    (9)顾颉刚编:《吴歌甲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163页。
    (10)朱自清:《中国歌谣》,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79-180页。
    (1)怀宁汉瞻女士:《十二月想郎·梳妆台调》,《安徽俗话报》1904年第7期,第31页。
    (2)幸:《送君行》,《潮声》1906年第3期,第34页。
    (3)桐城方瑛子女士:《闺中叹·悯国难也》,《安徽俗话报》1904年第4期,第27页。
    (4)郢白:《花名山歌(劝你们不要相信烧香念佛)》,《江苏白话报》1904年第1期,第25-26页。
    (5)天梅:《女青年唱歌》,《复报》1906年第3期,第37页。
    (6)湘东渔者:《戒溺女歌》,《湖南演说通俗报》1903年第8期,第6页。
    (1)斧:《讽刺小曲女学生·小尼僧调》,《竞业旬报》1908年第33期,第37页。
    (2)民国时期丝竹研究社所编的《时调工尺谱》中,录有“肖(小)尼僧”调的唱句,内容是从小被收入尼姑庵的小尼姑思念情郎,唱词俏皮,可见这个曲调一方面适合戏谑,另一方面又极易成为粗鄙的小调。参见丝竹研究社编辑:《时调工尺谱》,上海:沈鹤记书局,1939年,第56页。
    (3)黄遵宪:《杂感·人境庐诗草笺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2-43页。
    (4)黄遵宪:《致梁启超·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94页。
    (1)强汉:《歌谣》,《白话》(东京)1904年第1期,第35页。据陈大康所考,“强汉”为江苏无锡人沈翀,曾协助秋瑾创办《白话》杂志。见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8页。
    (2)夏晓虹:《晚清文人妇女观》(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84-102页。
    (3)《娘子军》,《女子世界》1904年第11期,第62页。据夏晓虹考证为金一(天翮)所作,参见夏晓虹:《晚清女报中的乐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15页。
    (4)《女杰花木兰歌》,《女子世界》1905年第2期,第6页。
    (5)《女军人》,《女子世界》1907年第6期,第66页。
    (6)《女军人》,第66页。
    (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8-4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