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湖南6·19大暴雨过程中MCS的环境流场特征及动力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静静陈红专姚蓉尹忠海陈德桥
  • 会议时间:2011-03-01
  • 关键词:暴雨过程 ; 急流 ; 湿度锋区 ; 能量锋区 ; 风场变化 ; 降水落区
  • 作者单位:陈静静,姚蓉,尹忠海(湖南省气象台,长沙410007)陈红专(怀化市气象局,怀化418000)陈德桥(衡阳市气象局,衡阳421001)
  • 母体文献:201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会议地点:太原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
  • 语种:chi
  • 分类号:P42;P45
摘要
2010年6月18-20日湖南出现了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分析资料及FY-2E卫星TBB资料对造成本次大暴雨过程MCS的环境流场特征及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次大暴雨过程的高低空配置符合典型的湖南前汛期暴雨特征,深对流中心与逐时强降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出现在高空急流的入口区右侧以及低空急流左侧的强上升运动区;高空急流核和低空急流中心均自西向东移动,且低空急流在大暴雨发生前明显增强,这与对流云团自西向东扩展的趋势一致;MCS强中心在湿度锋区附近发展,与高能中心、垂直上升中心及水汽通量散度中心较吻合;南岳高山站逐时风场的时变特征对强降水区东移南压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