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连续植物提取修复后污染的土壤及不同粒径重金属形态及锌同位素分馏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龙华李柱骆永明朱祥坤李世珍PeterChristie
  • 会议时间:2012-08-26
  • 关键词:土壤污染 ; 重金属形态 ; 连续植物提取修复技术 ; 锌同位素
  • 作者单位:吴龙华,李柱(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骆永明(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264003)朱祥坤,李世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PeterChristie(Agri-Environment Branch, Agri-Food and Biosciences Institute, Belfast BT9 5PX, UK)
  • 母体文献:第六届海峡两岸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与整治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六届海峡两岸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与整治研讨会
  • 会议地点:烟台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将采自农田的重金属低污染和高污染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四种程度的污染土壤.对这四种污染土壤连续种植锌镉超积累植物伴矿景天进行植物吸取修复,九次连续修复后采样测定了土壤及不同粒径中重金属的全量、BCR连续提取法分布及锌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连续修复后土壤全量Zn和Cd浓度显著降低,Cd下降尤为显著,80%以上Cd被植物吸收去除;除纳米颗粒组分外,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土壤Zn和Cd浓度显著降低,植物吸取修复使各组分中Zn和Cd均显著降低,并细粒径组分的重金属降低程度高于较粗粒径,如考虑个粒径土壤的重量,则粗粒径对土壤重金属减少的贡献要显著大于细粒径.BCR连续提取结果表明,未修复土壤Zn和Cd主要以可交换态和还原态为主,随粒径的减小交换态所占总百分比减小,而还原态增加;植物吸取修复后可交换态金属减少最为显著,其次为可还原态,氧化和残渣态难以被植物吸收。Zn稳定同位素结果表明,高污染土壤Zn稳定性同位素组成较低污染土壤轻,除纳米颗粒外高污染土壤Zn在细颗粒中同位素组分轻于粗颗粒;植物提取修复显著增大了高污染土壤各粒径组分中Zn的重同位素组分,而低污染土壤该效应仅表现在砂粒和纳米颗粒。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