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雷击风险评估中火灾危险缩减因子rP的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雷击风险评估规范GB/T21714.2-2008《雷电防护 第二部分:风险管理》中规定了建筑物火灾危险缩减因子rP 的定义和取值方法.通过仔细研究,笔者认为该规范在两个参数的规定上存在商榷之处:(1)弱化了逃生通道在因子取值中的作用.通过两个火灾的案例分析证明了逃生通道的堵塞会给人员逃生带来极大的困难以及查找出的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的特大火灾中,就有三分之二以上存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被封堵或锁闭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若建筑物存在没有逃生通道或逃生通道不通畅的现象,不管该建筑物是否采取了其他消防措施,在评估人员生命损失风险的时候,缩减因子rP 值均取1.(2)过于强化了消防员在10min 内到达火场所起的效果.通过分析一个典型装饰房间的热释放速率随着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和英国建筑研究所火灾研究室对一个普通房间所做的火灾实验以及国家相关规范规定的消防站的服务范围应在接火警后消防车到达火场的时间不超过5min 的规定.可以得出结论:火灾发生10min 后,火势基本上已经发展到轰燃阶段,再加上火灾发生到火灾报警还需要一段时间,当消防队接到火警在10min 内赶到时,火灾所造成的损失可能已经无法挽回.因此需对评估规范做进一步的修改:①取消“自动报警装置”措施对缩减因子rP 取值的影响.②将规范中消防员到达时间由10min改为5mi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