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下水中新型污染物的赋存与分布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马琳李广贺
  • 会议时间:2013-08-01
  • 关键词:地下水 ; 污染物 ; 物质构成 ; 空间分布
  •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100084
  • 母体文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昆明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D9;TD8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的进步,地下水中的全氟有机化合物、人用与兽用药物、个人护理品等各种痕量“新型污染物”逐渐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针对地下水中新型污染物的物质构成,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地表水和其他污染源的关系,总结对比了国内外地下水新型污染物的研究情况,地下水中新型污染物主要由卡马西平、咖啡因、磺胺甲恶唑等药物,全氟有机物,双酚A、壬基酚等激素类物质等构成.地表介质中的新型污染物通过纵向和横向迁移进入地下水,由于含水介质和微生物的作用,由地表到地下基本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某些污染物迁移性、水溶性较好,在地下水中容易积累,相反,迁移性差的污染物更易富集在土壤中.地表污染源与地下水中的新型污染物在物质构成和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