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呼伦贝尔草原煤矿开采与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梁汉东李峰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煤矿开采 ; 土地荒漠化 ; 遥感监测 ; 植被覆盖度
  • 作者单位:梁汉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李峰(防灾科技学院 河北 三河 065201)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是中国重要的畜牧基地和粮食产地,拥有丰富的草地、林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该地区生产活动的特点,使得呼伦贝尔盟的土地状况发生了退化和荒漠化,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尤其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小煤窑数量急剧膨胀,呼伦贝尔宝日希勒镇以北约两公里处的矿区,数百家小煤窑聚集.经过整顿之后,小煤窑撤去,草原上却出现了上千个沉陷坑.以1983年、1988年、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和2013年的LandsatTM影像为遥感数据源,经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等预处理操作后,采用NDVI的亚像元模型来计算植被的覆盖度,取最大NDVI和最小NDVI来计算植被覆盖度;同时根据TM的多光谱信息提取出矿区和居民区。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分为极低、低、中、中高和高覆盖度5个等级来分析呼伦贝尔草原的沙漠化程度。通过分析1983年、1988年、1994年的TM影像的沙漠化程度,得出未出现大规模煤矿开采时期草原沙漠化的速度;然后分析1999年、2004年、2009年和2013年的TM影像的沙漠化状况,获得大规模煤矿开采时期草原沙漠化的规律。利用煤矿区的开发和居民区的不断扩张,分析人类及其生产活动对草原荒漠化变化的程度和原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