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两种指标的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的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包云轩刘维高苹申双和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高温热害 ; 分布规律 ; 水稻 ; 生理指标
  • 作者单位:包云轩,刘维,申双和(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 210044)高苹(江苏省气象局,南京 210008)
  • 母体文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针对江苏省水稻品种繁多、生长季长短不一、发育期出现时间不一致等问题,经过统计分析将水稻生育期分为拔节-孕穗(7 月下旬-8 月中旬)和抽穗-乳熟(8 月下旬-9 月下旬)两个关键期,定义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气象学指标为日平均气温≥30 ℃和日最高气温≥35 ℃连续出现3d 及以上,并按时间长短划分等级;同时根据水稻生育期资料分析和水稻生理状况对温度的响应两方面,把连续2d 及以上最高气温≥37 ℃的时间作为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的生理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江苏省1986~2009 年水稻生育期和产量观测资料、同期江苏省54 个气象台站地面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利用ArcGIS 技术支持,结合水稻高温热害的气象学和生物学指标,分析了江苏省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指标下,江苏各地常发生水稻高温热害,24 年统计发现,宁镇丘陵地区发生最重,苏中大部发生程度次之,苏北沿海地区发生最轻;(2)高温热害在拔节-孕穗时期不管在发生次数、发生范围上都比抽穗-乳熟时期程度重,说明水稻高温最容易出现的时间是在每年7 月下旬-8 月中旬之间;(3)在生物学指标下,江苏省以高淳为高温热害多发区,持续的时间长,程度重;长江以南的西部宁镇扬丘陵地区高温热害次之,长江以北大部地区高温热害发生次数最少,程度最低;(4)从年代际来看,全省80 年代后期水稻热害发生次数最少,本世纪00 年代发生次数最多。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