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117号强台风“纳沙”特大暴雨过程数值试验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本文使用WRF模式对2011年9月29日-30日1117号强台风"纳沙"登陆并穿过海南岛北部,引发海南岛西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在北部登陆西行的台风降水分布是五指山以北地区多、以南地区少,北面的强降水带又是西部多、东部相对较少的特点.12 km水平格距模拟的48 h降水量和每3h降水量与实况基本相符,台风登陆时间与地点误差也比较小,路径和强度模拟效果均较好.用控制和地形敏感试验积分24~48h的降水做比较,结果表明:24h降水量在有地形时,海南岛西部地区普遍都有50mm以上的增幅,西都山区有150mm以上增幅,西部山区主峰北侧有350mm增幅.特别是强降水中心,与西部主山峰紧密相连,地形的存在对"纳沙"在海南岛西部地区的降水增加幅度非常明显.但是受五指山脉地形的阻挡,处于台风环流中西北气流背风坡的海南岛东南部地区降水有50~150mm的减幅作用.从低层的中小尺度流场和垂直速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控制试验与零地形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五指山脉西部的地形可以增强低层扰动,有利于产生中尺度对流小涡,从而增加台风降水.王下乡的特殊地形对其台风降水显著偏多起到重要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