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南岛雷暴与天气系统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海南岛是中国雷暴最多的地区之一,海南岛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4至10月.利用海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和海南省系统天气过程编型集,统计分析了2013年6至10月和2014年4至5月海南岛雷暴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影响海南岛雷暴的天气系统主要有低压槽、冷空气、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低压槽天气影响下的雷暴占总雷暴天数的62%,其次是冷空气(占24%)、热带气旋(占8.7%)和副热带高压(占5.3%).海南岛雷暴天气复杂,有本岛局地雷暴(占47.6%)、海面发展过来的系统性雷暴(占21.9%)和海陆交界处生成的雷暴(占5.5%)以及这三种雷暴混合形成的雷暴(占25%).在低压槽天气形势下,海南岛雷暴主要为本岛局地生成:冷空气天气条件下,主要发生本岛局地和系统性雷暴:热带气旋绝大多数产生系统性雷暴:副热带商压天气形势下,主要是本岛局地和海陆交界处生成的雷暴过程.雷暴云生成的起始时间主要集中在10至15时,11至14时是其高峰期,半夜0至1点有个次峰值:雷暴云一般持续2至13个小时,其中5至10个小时最常见.海南岛雷暴往东北方向移动的最多,其次是北、西南和西北,其他移动方向较少.影响文昌火箭发射基地的雷暴大多(52.9%)为系统性雷暴,雷暴多从东、东北方向发展到发射基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