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热-流变学结构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黄方何丽娟吴庆举刘琼颖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地热学 ; 热-流变学 ; 结构特征 ; 动力学
  • 作者单位:黄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何丽娟,刘琼颖(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吴庆举(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本文主要基于最新的大地热流数据,通过模拟东西向横穿鄂尔多斯盆地的二维剖面深部温度场,得到其深部热-流变结构特征,与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相结合,试图为华北克拉通破坏提供地热学证据和启示.通过岩石圈热结构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热岩石圈厚度研究内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点对克拉通地震岩石圈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热岩石圈厚度底界平均为140km,西部的底界厚度平均为160km,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地震岩石圈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达到约140km,鄂尔多斯东部的汾渭地堑,渤海湾盆地二者差异逐渐减小。即华北克拉通自西向东,地震岩石圈厚度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不断减小。综合前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以及本文地热学相关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处于相对稳定的深部地幔环境、“果冻三明治”的稳定大陆岩石圈流变结构、正常偏厚的岩石圈厚度,华北克拉通自西向东地震岩石圈厚度与热岩石圈厚度差异的减小,进一步强调华北克拉通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华北克拉通东部或中部,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相对稳定。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