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泥页岩和煤层微纳米孔隙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机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琚宜文朱洪建蔡建超
  • 会议时间:2015-12-11
  • 关键词:页岩气 ; 煤层气 ; 储集空间 ; 纳米级孔隙
  • 作者单位:琚宜文,朱洪建(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0049)蔡建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430074)
  • 母体文献:第一届全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纳米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纳米地质专业委员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TE3;TE1
摘要
泥页岩层和煤层是主要的生气层,也是储气层.而作为评价油气储层优劣的重要指标,孔隙特征的研究成为国内外油气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邹才能等,2011).近年来,非常规油气资源微纳米级孔隙结构研究发展迅速,从微纳米尺度认识地质现象及其地质意义,可以在更深层次认识地球运动规律.本文对泥页岩和煤层的微纳米孔隙特征、地球化学因素、孔隙连通性以及微纳米孔隙形成演化机制等方面分别进行了综述。认为在泥页岩和煤层微纳米孔隙研究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创新,通过结合有机与无机地球化学成因特征,分析孔裂隙连通性原理,并且在适当温压条件、构造运动及应力作用等条件下对泥页岩和煤层的微纳米孔隙形成演化机制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