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黏土标准化法评估第二松花江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重金属具有环境持久性、毒性以及被纳入食物链的能力,并且不易被微生物降解.分析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规律以及沉积物的物质来源时,有必要消除或者降低粒度以及矿物组成变化对其含量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沉积物粒度大小,Al、Ti、V、Ni、Y、Li和Rb等元素均被作为标准化者(normalizer)进行重金属富集系数(EFs)的计算.但是,在EFs计算中,要求标准化者具有较低的变异性,相似的空间分布等特点,并且由于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存在差异,上述标准化方法均表现出一定的弊端与不足.基于最优化方法求黏土矿物含量。本文采用Mathworks公司的Matlab 7.0中优化工具箱的linprog函数来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精度很高,总偏差均小于1.0E-9。计算出的矿物种类与实际情况完全符合。为了检验本方法的可靠性,在多目标调查区采集了各类土壤样品75件进行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对比表明,计算结果与定量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