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上海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羰基化合物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芳冯艳丽姜知明仇奕沁陈颖军
  • 会议时间:2014-09-04
  • 关键词:大气污染 ; 气相羰基化合物 ; 颗粒相 ; 气粒分配
  • 作者单位:王芳,冯艳丽,姜知明,仇奕沁(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陈颖军(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烟台 264003)
  • 母体文献:中国科协第28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雾霾成因与PM2.5污染治理”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28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雾霾成因与PM2.5污染治理”
  • 会议地点:西安
  •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
  • 语种:chi
摘要
为探究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质量浓度水平及变化规律,利用滤膜系统(FP)同时采集大气中颗粒相和气相羰基化合物,FP系统由3层47mm滤膜组成,其中,第1层滤膜用于收集颗粒相羰基化合物,第2层和第3层滤膜涂布五氟苄基羟胺(PFBHA)衍生剂,用于收集气相羰基化合物.PFBHA的涂布量为12μmol、采样流速4L/min,每个样品采集4h.采集后的样品用正己烷提取.利用该方法对上海市大气中的羰基化合物进行研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分析大气中羰基化合物浓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气相-颗粒相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大气中15种目标化合物均能检测到,包括13种单羰基化合物和2种二羰基化合物;2)上海大气中羰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气相羰基化合物的浓度在中午达到最大值,颗粒相则相反;夏季羰基化合物的总质量浓度((33.8±15.9)μg/m3)显著高于冬季和春季(分别为(10.5±5.0)和(14.0±7.0)μg/m3);3)羰基化合物的气粒分配规律表现为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本研究表明,FP系统可替代AD-FP(环形溶蚀器-滤膜系统)同时采集大气中气相和颗粒相中的羰基化合物,易于携带,为羰基化合物的野外观测提供便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