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电性源瞬变电磁发射源形变对观测结果影响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卫营薛国强崔江伟
  • 会议时间:2014-10-19
  •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 ; 电性源瞬变电磁 ; 发射源形变 ; 观测结果
  • 作者单位:陈卫营,薛国强(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崔江伟(东华理工大学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 南昌 330013)
  • 母体文献: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3;TP2
摘要
电性源瞬变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分辨率高、施工方便等优点,在环境调查、工程勘察、资源勘探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工源电磁法中,发射源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它的尺寸、位置、形态是影响电磁信号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于时间域电磁法,发射源的各种参数是进行数据处理时所必需的信息.对于包括电性源瞬变电磁在内的以长导线为发射源的电磁法,理论上要求发射源水平、笔直、平行于测线布设;但是受制于场地条件,在生产中很难保证源的位置、形态满足理论要求,如地形的起伏使源不能水平放置,巨大的障碍物使源发生弯曲或者偏移.本文从电性源瞬变电磁一维正演理论出发,仅对水平面上发射源发生偏移、弯曲对接收信号以及数据处理带来的影响做出了讨论和研究. 结果表明,源的偏移和弯曲会造成接收点处的信号产生改变,并严重影响到视电阻率,给数据解释带来明显的错误。偏移距越大,源的变化给接收信号带来的改变越小,但是给视电阻率带来的畸变越严重。对于大偏移距测量,即使源发生很小的改变,也会造成解释结果与真实情况严重不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选择平坦、无障碍的区域,按照理论坐标铺设发射源,并保证源为水平直线;若场地条件确实不允许源的正规铺设,则需要详细记录源的坐标位置,包括正、负极供电坐标,长导线具体布设形态。数据处理时,引入计算的必须是发射源的实际位置和形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