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FCM和AHP的青藏工程走廊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柴明堂张建明穆彦虎刘戈穆柯
  • 会议时间:2015-08-08
  • 关键词:冻土区 ; 工程地质 ; 模糊C-均值聚类 ; 层次分析法
  • 作者单位:柴明堂(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张建明,穆彦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730000)刘戈,穆柯(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710075)
  • 母体文献: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长春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青藏工程走廊是连接内地与西藏的重要通道,承载了多条重大冻土线性工程,因其沿途生态环境的脆弱,以及地基中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的存在,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本文通过对影响青藏工程走廊(唐北段)内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各因素的分析,选取体积含冰量、年平均地温、坡向、坡度和植被覆盖度5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分别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改进标度的层次分析(AHP)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青藏工程走廊(唐北段)内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两种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对AHP计算结果进行分级,并与FCM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走廊内高温高含冰量、坡度较高、坡向朝南区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主要集中在昆仑山垭口、楚玛尔河高平原、五道梁、开心岭等区段.上述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能较好地评价青藏工程走廊内的工程地质条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